日本中國學會報論文目錄(1949—2008)

第11集 1959年

加藤常賢    允格考·附顓頊
池田末利    廟制考——廟數限制的問題
福井康順    老子道德經序訣的形成
江頭廣     關于“字”
內野熊一郎   戰國時東西二土文字分立說摘錄
天野鎮雄    列子書的性質——重文的探討
戶田豐三郎   《周易》彖系兩傳的形成
內山俊彥    前漢的儒學與神秘思想——以陰陽五行說為中心
宇野精一    南北朝理學之一斑
藤堂明保    吳音與漢音
吉川幸次郎   錢謙益與東林——作為政客的錢謙益
王育德     文學革命給臺灣帶來的影響

第12集 1960年

日原利國         春秋公羊學在漢代之發展
藤原高男         對江南義疏家兩派的探討
原田種成         貞觀政要菅家本中宋刊本的竄入
中野美代子        岑參的塞外詩——其構思的一種形態
友枝龍太郎        朱子格物論的結構——從禪學的脫離與知性的確立
鈴木修次 一海知義    馮惟訥和他的詩紀
荒木見悟         菅東溟——明末一位儒佛調和論者的思維結構
山井湧          孟子字義疏證的性質
小野忍 尾上兼英 丸山升 《新潮》雜志的足跡
平山久雄         中古入聲與北京話聲調的對應規則
中村璋八         日本殘存的緯書佚文的新資料

第13集 1961年

水上靜夫    桑樹信仰論
栗原圭介    虞祭在儀禮上的意義
安居香山    緯書生成論之考察
木村英一    關于寒山詩
李獻璋     媽祖信仰的產生、傳播及其影響
松下忠     王世貞文論中的折衷思想
尾上兼英    魯迅與尼采
飯田吉郎    《咆哮了的土地》在蔣光慈作品中的地位
藤堂明保    古漢語的意義與古典的解讀
山口角鷹    日本古代漢文體記錄與日文讀法
阿部吉雄    江戶時期儒學家的出身與社會地位

第14集 1962年

御手洗勝    昆侖傳說與回歸永劫——從民族學角度對中國古代思想的的探討
野村茂夫    禹貢小考
天野鎮雄    莊子齊物論正文整理之己見
日原利國    白虎通義研究緒論——以禮制為中心
小西升     關于七盤舞的各種說法
藤川正數    關于魏晉時期國相為國王所行的服喪制度
林田慎之助   顏之推的生活與文學觀
鈴木修次    關于初唐詩歌的反復表現手法
村上哲見    霓裳羽衣曲考
田森襄     元代士人對“樂府”的態度
平山久雄    關于切韻系統韻書的例外反切理解——以“為 蓬支反”為例

第15集 1963年

山田勝美    釋小鮮
谷田孝之    從儀禮喪服來看繼承的順序
緒形暢夫    春秋時期“強死”的各種形態
町田三郎    論管子的輕重篇
竹治貞夫    關于楚辭的“兮”——對正文批判性的探討
內山俊彥    漢代思想中的自然與人——兼論權力與思想的關聯
小西升     漢代樂府詩與游俠的世界——南朝文學放蕩不羈論的產生
岡村繁     清談的歷史與意義
木全德雄    顏延之的一生與思想
友枝龍太郎   朱子語類的成書
戶田豐三郎   關于吳斗南的古周易
毛冢榮五郎   對方回評價的質疑
香坂順一    關于《九命奇冤》的成書
太田辰夫    清代文學中的滿語
山口角鷹    小學篇與漢語抄

第16集 1964年

池田末利    中國的至上神儀禮的形成——從宗教史的角度進行探討
三上順     文獻上的宮室制度與殷墟遺址
赤冢忠     關于大雅文王篇、思齊篇的寫作年代
天野鎮雄    公孫龍子通變論正文整理之己見
藤川正數    漢代大臣奪服之制
吉岡義豐    六朝道教的種民思想
片岡政雄    以流水為譬喻的基本結構的設定及由此而產生的詩情之考察——對自然觀變化的一個探討
小守郁子    陶淵明的思想
西野貞治    蘇東坡詩的源流——圍繞蘇詩與白樂天詩的關系
前野直彬    明代古文詞派的文學理論
巖城秀夫    明代戲曲的特質
藤堂明保    明代語言的一個側面——從語言看小說的成書年代

第17集 1965年

野村茂夫    對先秦時期《尚書》流傳的若干考察
澤田多喜男   試論先秦的養生說——其思想及歷史
內野熊一郎   后漢畫像石類資料所表現出來的人類理想
增田清秀    漢魏及晉初的鼓吹曲演奏
林田慎之助   張華在魏晉南朝文學中的地位
石川忠久    論陶淵明的隱逸
吉川幸次郎   漢宮秋雜劇的文學性
佐野公治    《明夷待訪錄》中的易姓革命思想
田仲一成    關于清初的地方戲
坂出祥伸    論晚清對西歐邏輯學的吸收
許常安     從飲冰室詩話看晚清“詩界革命”的主張
波多野太郎   再論指示詞“這”——陳治文《近指指示詞“這”的來源》一文讀后
藤堂明保    羌族的歷史及其語言——漢藏語的源流

第18集 1966年

島邦男     卜辭上的殷歷——殷歷譜批判
水上靜夫    “樂”字考
谷田孝之    對中國古代親屬等級的探討
木村英一    關于孔子的天下游說
新田大作    從中國古代的數論看老子的“一·二·三”
岡村繁     楚辭與屈原——關于英雄與作者的分離
大室干雄    《荀子》的邏輯學的思考——其結構、本質與功能
佐藤匡玄    《論衡》中理想的人物形象
目加田誠    中國文藝思想中的自然——以六朝詩論為中心
戶川芳郎    郭象的政治思想和他的《莊子注》
竹治貞夫    關于楚辭釋文的撰者
內山知也    許堯佐和他的小說
佐藤仁     關于李默本朱子年譜——明學的發展與關聯
荒木見悟    明末儒佛調和論的性質
奧野信太郎   水與火苗的繼承——《西游記》成書的一個側面
松下忠     中島棕隱的詩論與袁枚——性靈說流變之一例

第19集 1967年

加藤常賢    玉燭、爻肘史與玉衡——堯典、在璇機玉衡以齊七政
池田末利    關于周初對天的不信觀念——其宗教思想史上的意義
赤冢忠     后稷與列子
木村英一    關于《論語》的學而篇
廣畑輔雄    對武梁祠畫像石“伏羲女媧圖”的探討
江頭廣     論金文中關于家族制度的若干問題
田中利明    關于儀禮中“記”的問題——圍繞武威漢簡
穴澤辰雄    莊子中所見自然(無為)的天的觀念
中島千秋    論向秀的《思舊賦》
林田慎之助   《文心雕龍》所見文學原理的諸問題——圍繞劉勰的審美觀
山根三芳    張橫渠的天人合一思想
內山俊彥    王安石思想初探
松川健二    方孝孺試論
仁枝忠     關于錦繡段——附:對芭蕉的影響
波多野太郎   評晚清短篇社會小說《小額》——中國小說戲曲史研究
藤堂明保    表示“二”義的詞語

第20集 1968年

谷田孝之    《左傳》中所見祖孫繼承
赤冢忠     《莊子》中所見《管子》心術篇體系的理論
千葉仁     墨子早期思想試探——兼愛論與非攻篇
新田大作    中國古代計算術發達的要因之一——兵法與計算術
安居香山    感生帝說的發展與緯書思想
小尾郊一    謝靈運的山水詩
福井文雅    清談的概念及其解釋
森野繁夫    梁的文學集團——以太子網集團為中心
林田慎之助   裴子野《雕蟲論》考證——六朝復古文學論的結構
平山久雄    關于中古音中的舌頭音、舌上音的對立語例的成因
上尾龍介    論杜荀鶴詩的社會性
田中謙二    院本考——其戲劇理念的追求
阿部吉雄    被江戶時期的儒書所引用的李退溪的《自省錄》
白木直也    和刻本《水滸傳》的研究——與所謂無窮會本之關聯
佐藤震二    論康有為思想的形成
橋本高勝    論章炳麟的儒行論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综合久久久40p|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网|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天天影视综合网色综合国产|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一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综合给久久狠狠97色|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站|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一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色图综合网站| 亚洲av综合av一区|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 久久婷婷五夜综合色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色综合网站国产麻豆|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