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主要漢學出版物近期目錄(三十四)

22、臺灣文學中的「滿洲」想象及再現(1931—1945)

20160709_038

時  間:2015年11月
作  者:林沛潔 著
出版單位:臺北:秀威信息公司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研究背景:滿洲事變、滿洲建國與東亞圖景
第三節 研究范疇與方法
第四節 前行研究
第五節 章節架構與預期成果
第六節 結論

第二章 中介傳播:滿洲熱的出現(1931-1937)
第一節 臺灣內化與想象滿洲國:以中介傳播「溥儀就任執政」報導為例
第二節 滿洲他者:滿洲議題與鼓吹南方移民報導
第三節 「滿洲熱」及其逆說:「滿洲事變論功行賞」與臺灣文學創作的再現

第三章 滿洲新天地:從文學想象到文藝競爭(1937-1941)
第一節 滿洲新天地:臺灣小說中的滿洲議題
第二節 戰時文藝統制下的滿洲文藝政策與文壇
第三節 滿洲文藝的順風車:臺灣南方文藝抬頭與文壇分化

第四章 以滿洲為鏡:大東亞共榮圈下臺灣的認同(1942-1945)
第一節 大東亞共榮圈下破碎的「愛國」美談:李香蘭及電影《サヨンの鐘》
第二節 鏡像滿洲:王昶雄〈鏡〉中的多重結構
第三節 從臺灣到滿洲國:口述歷史與記憶

第五章 結語

23、客家映臺灣——族群文化與客家認同

20160709_039

時  間:2015年11月
作  者:張維安、劉大和 主編
出版單位: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內容簡介:

第一章 日治時期新竹客家地區地主資本積累之研究(黃紹恒)

第二章 「客家區域」與「客家經濟」的動態關系:以鳳山溪茶產業為例(張翰璧 徐幸君)

第三章 后龍溪流域傳統農業之轉型初探:以獅潭鄉泉明蠶業農場為例(胡愈寧、林錫霞)

第四章 客家文化與產業創意:2004年客家桐花祭的分析(王雯君、張維安)

第五章 傳統與社群媒體建構的桐花祭意象分析(孫榮光)

第六章 桐花祭廣告中的在地化情境與符號呈現:俗民文化模仿與符號學分析考察(李威霆、羅原廷)

第七章 網絡媒體中的客家意象建構:「好客ING客家影音網絡平臺」之分析(李美華)

第八章 地方特色產業與客家飲食文化的化成凝現:以苗栗縣公館鄉紅棗為例(黃世明、黃宏至)

第九章 客家飲食文化:新竹地區客家餐廳的文化研究(劉大和)

24、章學誠研究述評(1920—1985)

20160709_040

時  間:2015年10月
作  者:黃兆強 著
出版單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章學誠生平研究之述評

第二章 章學誠學術思想研究之述評

第三章 章學誠史學思想研究之述評

第四章 章學誠文學思想研究之述評

第五章 章學誠遺著研究之述評

第六章 綜論:近現代「實齋研究」評議、發展概覽及1920年代之后成為顯學的原因

25、重新認識中國

20160709_041

時  間:2015年10月
作  者:寧應斌 編著
出版單位: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志社

內容簡介:

中國作為理論:中國派的重新認識中國(寧應斌)

「經典時代」還是「子學時代」?「中國哲學史」的敘述開端與「中國文明的主體性」問題(張志強)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論章太炎的《易》學、《春秋》學及其歷史觀(江湄)

大同立教的雙重困局與不同應對:康有為的政教觀初論(張翔)

鴉片戰爭同期聲:試論道光十九年的朝貢體系調整及其歷史意義(邱士杰)

自尊無畏,超克斷碎:《傳習錄》和我們的當代(趙剛)

中國主體性的敘述與歷史意義(于治中)

26、烽火下的學術論著:抗戰時期十種文史著作探微

20160709_042

時  間:2015年9月
作  者:胡楚生 編著
出版單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內容簡介:

壹、以國史昭蘇國魂——錢穆《國史大綱》探微

貳、以「榮復讎」激勵民心士氣——楊樹達《春秋大義述》探微

參、將國家導向自由之路——馮友蘭《新事論》探微

肆、在漫天戰火中論國史周期——雷海宗《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探微

伍、以經典砥礪人心士風——熊十力《讀經示要》探微

陸、《春秋》嚴夷夏進退——馬一浮《復性書院講錄》探微

柒、藉史注抒發隱衷——陳垣《通鑒胡注表微》探微

捌、在考據中借古喻今——余嘉錫《楊家將故事考信錄》探微

玖、自立自強的殷切叮嚀——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探微

拾、國史中「春秋學」應有的地位——柳詒征《國史要義》探微

27、在出世與入世之間:梁漱溟先生對佛學的理解與定位

20160709_043

時  間:2015年7月
作  者:李慶余 著
出版單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內容簡介:

梁漱溟先生一直被譽為是當代新儒家的開山祖,但他一生卻與佛結緣。他早年信佛,在作品中表明佛教要比西方哲學高明,如他認為只有佛教才能解決人間痛苦,佛教義理不受西方學術觀念(如唯心、唯物論等)限制,其出世間義要比種種世間學問高明等。

梁先生后來雖歸心儒家,但他仍然大量運用佛教的觀念與詞匯,來融通中西文化與哲學,如以佛家思想來裁量文化,利用佛教概念來建構知識論,力言佛教文化將會復興,佛教為最高級宗教等,都可見一斑。梁先生晚年仍然相信佛教會在未來復興,成為世界文化的主流,而佛教也成為了他在種種政治打壓下的慰藉。本書以梁先生一生為線索,闡明他信佛、由佛轉儒,由儒入佛的原因,以及不同時期對佛教理解,進而分析他一生歸宗儒家還是佛家。

作者簡介:

李慶余,香港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研究興趣涉及當代新儒家思想、佛教思想、儒道哲學、宗教比較等,曾于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公開大開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志蓮凈苑,浸信會神學院信徒神學教育部,浸會大學宗哲系任教,現為明愛專上學院及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高級講師暨中文科主任。學術著作有:《大乘佛學的發展與圓滿》、〈牟宗三先生藉佛家義理開出科學知識的四個不同進路〉、〈熊十力與唐君毅先生的承傳關系〉、〈死之困惑與死之超脫——試論儒釋道三家對死亡的凝視〉、〈梁漱溟及熊十力兩位先生之佛緣及對佛教的看法〉、〈喬布記剪影——從喬布記看人間苦難〉、〈從少女的祈禱到祈禱的少女〉、〈為死亡添上意義的本色神學——談倪柝聲對《圣經》所說死亡的闡釋〉等。散文著作有:《徘徊在港大與城大之間》、〈為父的心〉、〈三代情〉、〈蕭條異代不同時〉、〈我在大草原遇上你們〉等。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小说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色天天综合色天天看|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中| 狠狠色成人综合网图片区|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久久综合久久性久99毛片|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日日| 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制服丝袜人妻综合第一页 |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另类小说图片综合网|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综合偷偷噜噜噜色|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88|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