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吳玉章中國語言文字研究所成立五十六周年高端論壇在京舉辦
11月12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主辦的“紀念吳玉章中國語言文字研究所成立五十六周年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四川大學、安徽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廣西大學、江蘇師范大學等國內各大高校的專家學者共3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北京師范大學王寧先生、北京大學中文系唐作藩先生、北京大學中文系蘇培成先生出席了開幕式。我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朱冠明教授參加開幕式并致辭,朱冠明書記首先對參會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了歡迎,隨后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語言學科的發展狀況和人員配備,并希望吳玉章中國語言文字研究所的未來發展能得到各位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吳玉章中國語言文字研究所所長王貴元教授在開幕式上介紹和回顧了吳玉章中國語言文字研究所的發展歷史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開幕式由吳玉章中國語言文字研究所副所長趙彤副教授主持。
本次高端論壇歷時一天,共有四場大會報告。在上午的報告中,首先由王寧先生、唐作藩先生、蘇培成先生分別做了題為“談語言文字學的人文性”、“從音韻學看漢語拼音方案的優越性”、“學習吳老,全面推動語言文字事業的創新發展”的大會報告。之后各位專家學者分別就自己目前的研究成果做了19場大會報告,從宏觀到微觀,內容豐富充實,不僅有關于語言學科的發展定位問題,還有語言戰略、語言規劃等內容,尤其是新材料新問題的介紹,更是引起了學者們的濃厚興趣。各位專家學者對每一場報告都進行了認真思考和積極回應,現場討論和交流的氣氛濃厚而熱烈。
論壇閉幕式于當天下午5點舉行,閉幕式由王貴元教授主持,中國文字學會會長黃德寬教授,江蘇師范大學語言科學與藝術學院院長楊亦鳴教授致辭。黃德寬會長總結了論壇一天的發言,他指出本次論壇既有對傳統學術問題的總結繼承,又有關于新材料新方法的開辟,各種問題都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和討論,是一個開拓與會者視野的高端論壇。楊亦鳴院長則強調了吳玉章建立中國語言文字研究所的貢獻,對語言文字研究所的傳承給予肯定,并對語言學在當今社會發展中應承擔的責任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1960年2月,為配合國家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等文字改革工作,在時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的吳玉章同志直接領導下,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中國語言文字研究所”,這是我國高等院校中最早成立的語言文字研究所。
中國語言文字所成立之初,研究人員多達30人,吳玉章校長一度親任所長,在中國語言文字的基礎理論研究、語言文字應用研究和文字改革工作試驗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成為國家語言文字決策咨詢基地。1979年開始招收文字改革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1985年《國家標準: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6年與解放軍某部聯合研制成功的“漢語拼音正字法輸入系統”在京通過鑒定,1987年“信息處理用中文詞庫系統”和“中小學教材詞頻統計工程”通過省部級鑒定,1991年新華社的漢字輸入系統采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字研究所研制的人大碼,“七五”重點攻關項目“新聞漢語詞庫”在北京通過專家鑒定,1995年《漢字信息處理用國際標準:ISO-10646中朝日CJK漢字大字符集》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現代漢語動詞大詞典(人機通用)》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文:劉寒青? 圖:劉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