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主要漢學雜志近期目錄(一)

一、《漢學研究》29卷2期(2011年6月)

【重寫文學史──中國文學史新論】

“重寫文學史”導(dǎo)論──“經(jīng)典性”重構(gòu)與中國文學之新詮釋(王璦玲)
《千載佳句》文本空間的建構(gòu)及其意義(曹淑娟)
從“搜奇獵異”到“休明之化”──由朱之蕃看晚明中韓使節(jié)文化書寫的世界圖像(廖肇亨)
中西合璧的小說新體──清初耶穌會士馬若瑟著〈夢美土記〉初探(李奭學)
“小說”烏托邦──論晚清文學的結(jié)構(gòu)性書寫(顏健富)
京劇表演與性別意識──戲曲史考察的一個視角(王安祈、李元皓)
有聲的文學史──“聲音”與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性追求(梅家玲)
陳世驤論中國文學──通往“抒情傳統(tǒng)論”之路(陳國球)
“頭”的故事──歷史.身體.創(chuàng)傷敘事(王德威)

【專論】

宋代士大夫歌詞特質(zhì)形成之內(nèi)在動因與歷史心理——以歐陽修詞“互見”與“艷情”問題為中心(馬里揚)
群體的選擇——清初詞學復(fù)興原因考論(許嘉瑋)

【書評】

評Kang-i Sun Chang and Stephen Owen,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孫康宜、宇文所安編《劍橋中國文學史》)(李佳、曲景毅)

二、《漢學研究》30卷2期(2011年5月)

【研究綜述】

波羅的海地區(qū)東方研究學者與世界漢學(波波娃)
俄羅斯?jié)h學研究史概述(李明濱)
1917-1950年蘇聯(lián)中國學研究的轉(zhuǎn)向(陳金鵬)

【漢學人物】

俄羅斯?jié)h學現(xiàn)代化之父──格奧吉耶夫斯基中國觀及其歷史貢獻(張志遠)

【資料介紹】

韓國漢學文獻收藏及數(shù)據(jù)庫介紹(河惠丁)
新近出版論文集匯目

【研究機構(gòu)】

臺灣海洋文化的吸取、轉(zhuǎn)承與發(fā)展──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簡介(蔡石山、林照真)

【新書評介】

Stephen J. Hoare-Vance, The Confucius Institutes and China’s Evolving Foreign Policy
Vibeke B?rdahl and Margaret B. Wan eds., The Interplay of the Oral and the Written in Chinese Popular Literature
Xu Guoqi, Olympic Dreams: China and Sports, 1895-2008

【會議報導(dǎo)】

布魯賽爾中歐首屆文化高峰論壇會議報導(dǎo)──一位與會者的反?。R利安?高利克)
國內(nèi)外學術(shù)會議

【學界消息】

漢學研究中心消息
蔣經(jīng)國國際學術(shù)交流基金會消息
臺灣漢學博士論文計劃匯目
研究機構(gòu)及學校動態(tài)

三、《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74期(2011年5月)

道家的自然體驗與冥契主義——神秘.悖論.自然.倫理(賴錫三)
《釋名》聲訓(xùn)所反映的聲母現(xiàn)象研究(李存智)
骸骨與銘刻——論黃錦樹、郁達夫與流亡詩學(高嘉謙)
泰山與太和山的香稅征收、管理與運用(蔡泰彬)
寓教于覽——戰(zhàn)后臺灣展覽活動與“臺灣省博覽會”(1945-1948)(廖文碩)
關(guān)于臺灣客家建筑的根源及其型態(tài)的特征(黃蘭翔)
從喬凡尼.卡斯蒂利歐內(nèi)的舊約遷徙作品看17世紀古典繪畫理論(蔡敏玲)

四、臺灣師范大學《臺灣學志》第3期(2011年3月)

臺灣歌仔冊的本土化現(xiàn)象(臧汀生)
《臺省民主歌》作者與腔調(diào)的探討(施炳華)
日治時期啟蒙運動的再現(xiàn):《滄溟行》、《荒村》的歷史敘事(林淑慧)
朗唱の諸相——タイヤル(泰雅)族を例として(伊藤順子)
書評:語言、文學與文化三部曲:杜建坊《歌仔冊起鼓》述評(姚榮松)
研究紀要:十七世紀的諷刺文章:閻和赫立(Jan and Gerrit)兩個荷蘭人教師的對話(下)(賀安娟)

五、政治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報》第35期(2011年5月)

漢唐長安的城內(nèi)城外空間結(jié)構(gòu):古代城郊布局的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分析(貝克定,Timothy D. Baker Jr.)
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羅麗馨)
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的技術(shù)人力之招募:以土地調(diào)查事業(yè)為例(蔡龍保)
成舍我的新聞教育實踐:從職訓(xùn)報童到本科專業(yè)(1919-1937)(唐志宏、連慧珠)
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的青年遠征軍(聞黎明)

六、臺灣故宮博物院《故宮學術(shù)季刊》第28卷3期(2011年3月)

張即之及其大字(傅申)
串建歷史記憶、形塑家族傳承──以樓鑰及其族人的書畫文物搜藏及書籍刊刻為例(黃寬重)
從御制詩看乾隆皇帝典藏的汝窯(余佩瑾)
南宋時期的出版市場與流通空間──從科舉用書及醫(yī)藥方書的出版談起(許媛婷)

七、《民俗曲藝》171期(2011年3月)

臺灣音樂的研究新動向?qū)]?/p>

【論文】

音樂作為一種離散社會空間:臺灣中和地區(qū)緬甸華僑的音景與族裔空間建構(gòu)(呂新純)
歌謠中的部落、歷史與生活:以三首馬蘭阿美族的現(xiàn)代歌謠為例(孫俊彥)
戰(zhàn)后臺灣客家音樂的建制化歷程:以《中原(苗友)》月刊(1962-1981)的再現(xiàn)為例(許馨文)

【研究資料報告】

談《臺灣日日新報音樂數(shù)據(jù)匯編》對臺灣音樂史研究之價值:以明治時期為分析對象(陳峙維)

【其它論文】

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中的人物:馬六甲找鄭和(謝世忠)

【其它研究資料報告】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xié)進會出版刊物《臺灣地方戲劇》中的戲劇史料(林鋒雄)

資料來源:臺北《漢學研究通訊》等,陳友冰輯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俺| 狠狠色婷婷七月色综合|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天天综合久久一二三区|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久久一本色系列综合色|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综合91在线精品| 色综合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区|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综合五月激情五月开心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