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品

  

  書有以品名者,鍾嶸詩品、庾肩吾書品是也。二子皆梁人,其稱名也同,其遣詞也類,時代則然,非相假襲也。詩品以三品品詩,書品以九品品書,何區(qū)別之精而用志之勤乎!或言:書與詩均藝,而書又非詩。此謬矣。古者君子之于物也,無所茍而已矣。如一二小技,罔不致其極焉。故曰:傳兵論劍,與道同符。今人不及古人,而高談欺世,乃曰:吾道在心,六經(jīng)猶贅也。以此號于人曰:作字欲好,即為放心。趨簡安陋者靡然從之,是蒼籀上世道已喪矣。不曰道器,形神也。離道語器,棄形而存神也。故曰齊匠之斫輪,綿駒之?dāng)L籥,先王之道有在于是,矧夫進于六藝流乎!君子宜無所茍也。茍于物將茍于道,吾所為感其感云其云也。嗚乎,又焉得真知其解者而竟吾云乎!升庵楊慎。
 
  筆法字學(xué)

  宋史長編:太宗每暇日,問王著以筆法,葛端以字學(xué)。筆法,臨摹古帖也;字學(xué),考究篆意也。筆法與字學(xué),本一涂而分歧。晉、唐以來,妙于筆法而不通字學(xué)者多矣。
 
  劉表善書

  董北苑云:劉景升為書家祖師,鍾繇、胡昭皆受其學(xué),然昭肥繇瘦,各得其一體。景升即劉表也。表初在黨人中俊廚顧及之列,其人品之高可知。藝文志有劉表集,今雖不可見,觀三國志注載其與袁尚兄弟書,其筆力豈減崔、蔡耶!則翰札之工,又其馀事耳。
 
  鍾張二王書法不同

  王僧虔云:變古制今,惟右軍、領(lǐng)軍爾。不爾,至今猶法鍾、張。書斷云:王獻之變右軍行書,號曰破體書。由此觀之,世稱鍾、王,不知王之書法已非鍾矣。又稱二王,不知獻之書法已非右軍矣。譬之王降而為霸,圣傳而為賢。必能暗中摸索,辨此書字,始有進耳。
 
  袁裒論書

  袁裒云:右軍用筆內(nèi)擫而收斂,故森嚴(yán)而有法。大令用筆外拓而開擴,故散朗而多姿。
 
  王右軍書

  唐李嗣真論右軍書不同,往往不變格難儔其書。樂毅論、太史箴,其體正直,有忠臣烈士之象。告誓文、曹娥碑,其容憔悴,有孝子順孫之象。逍遙篇、孤雁賦,有抱素拔俗之象。皆見義以成字,非得以獨妍也。嗣真所舉諸字之目,蓋皆右軍得意之筆,然傳于石刻亦鮮矣。太史箴,書譜尚有其目,逍遙篇、孤雁賦,并其目亦不知,則右軍之書,蓋泰山一毫芒存于世爾。
 
  袁昂書評

  袁昂書評一卷,余在京邸有之,四六極工。今散失無存。其警句如上谷之翮,未睹鴻蹤;曇<石襄>之鵝,空傳贗本。上句王次仲變?yōu)榇篪B入大翮山事,下句王右軍籠鵝事。曇<石襄>,山陰道士所居村名。四六必如此切對,方為工妙。又云:中郎連帚之妙,爽爽入神;師宜懸?guī)ぶ妫骠孀允拧?br />  
  羲之古字

  羲之諸帖,多用古字。如山嶺之嶺,但作領(lǐng),漢書梅領(lǐng)、喻領(lǐng)是也。
 
  蘭亭帖崇山峻領(lǐng),實述用之。唐褚遂良加山作嶺,贅也。又書岷嶺作汶領(lǐng)。初月帖淡悶干嘔。淡,古淡液之淡,干,古干濕之干。今以淡作痰,干作乾,非也。
 
  虞泉作述書賦

  虞泉作述書賦于前,而竇臮作述書賦于后。凡能書之士,殆無遺矣。臮稱其兄蒙書云:包雜體,冠眾賢,手運目撇,瞬息彌年。而蒙亦稱臮云:翰墨廝張、王,文章凌班、馬,詩藻雄贍,草隸精深。后臮亡,蒙有詩云:季江留被住,子敬與琴亡。其傷之深矣。若二人者,游藝絕倫,友誼尤篤,真難兄難弟哉。米芾書畫史載庾翼真跡,在張齊賢孫直清家,古黃麻紙全幅,上有竇蒙審定印,則知蒙精鑒博識舊矣。
 
  草書百韻歌

  草書百韻歌,乃宋人編成,以示初學(xué)者,托名于羲之。近有一庸中書取以刻石,而一巨公序之,信以為然。有自京師來滇,持以問余曰:此羲之草韻也。余戲之曰:字莫高于羲之,得羲之自作草書百韻歌,奇矣。又如詩莫高于杜子美,子美有詩學(xué)大成;經(jīng)書出于孔子,孔子有四書活套。若求得二書,與此為三絕矣。其人愕然曰:孔子豈有四書活套乎?余曰:孔子既無四書活套,羲之豈有草書百韻乎?其人始悟。信乎,偽物易售,信貨難市也。
 
  筆陣圖

  筆陣圖乃羊欣作,李后主續(xù)之。今陜西刻石,李后主書也;以為羲之,誤矣。
 
  撥鐙法

  虞邵庵題畫古木詩云:后主撥鐙法。蓋江南李后主云:書有七字法,謂之撥鐙法,曰擫、壓、鉤、揭、抵、導(dǎo)、送也。鐙,古燈字。撥鐙、畫沙、懸針、垂露,皆喻言。撥鐙如挑燈,不急不徐也。楊鐵崖與顧玉山聯(lián)句云:書出撥鐙侵繭帖。可證其音讀。
 
  鸞驚鷹跱

  梁元帝古跡啟:鸞驚之奇,既聞之于索靖;鷹跱之巧,又顯之于蔡邕。
 
  梁姜羅趙

  梁孔達、姜孟穎、羅暉、趙襲,皆后漢末人,善書著名者也。趙有非草書一篇云:余郡士有梁孔達、姜孟穎,皆當(dāng)世之彥哲也。然摹張伯英之草書,過于希顏孔焉。竊覽張伯英與使君朱寬書云:上方崔、杜不足,下比羅、趙有馀。昕昕有自臧之意,無乃近乎賤彼貴我哉!昔西施心疼,捧胸顰首,眾愚效之,只增其丑。趙女善舞,行步媚蠱,效者不獲,匍匐失步。夫崔、杜、伯英,超俗絕姿,博學(xué)馀暇,敏手于斯。后世慕者,鉆堅仰企,忘其疲勞,夕惕不息,昃不暇食。十日一筆,月數(shù)丸墨,領(lǐng)袖如皂,唇齒常黑。展指畫地,以草劌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見腮出血,猶不休輟。然其為字,無益于工拙,亦如效顰者之增丑、學(xué)步者之失節(jié)也。夫草書之興,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但貴刪難省煩,損復(fù)為單,非常儀也,豈若用之于彼七經(jīng)!稽歷協(xié)律,推步期程,探賾鉤深,幽贊神明。覽天地之心,推圣人之精,折疑論之中,理俗儒之爭。依正道于邪說,濟雅樂于正聲。興至德之和睦,宏大倫之元清。窮可以守身遺名,達可以尊主致平。以茲命世,永堅后生,不亦淵乎。此文余嘗見之墨池編,今失其帙,略記如此。
 
  影書

  六朝人尚字學(xué),摹臨特盛。其曰廓填者,即今之雙鉤;曰影書者,如今之向拓。南史云:蕭思話書羊欣之影,風(fēng)流逼好,殆當(dāng)不減。北史:趙文深少學(xué)楷隸,雅有鍾、王之則,周明帝令至江陵影覆寺碑是也。又傍書釋文亦曰影。唐太宗集右軍帖,令褚遂良帖傍黃影之。
 
  臨摹

  王紹宗善書,與人書云:鄙人書翰無工者,特由水墨之積習(xí),恒精心率意、虛神靜心以取之。又虞世南亦不臨寫,但心準(zhǔn)目想而已。然此可與上智道,若下學(xué)必須臨摹。唐太宗云:臥王濛于紙中,坐徐偃于筆下,可以嗤蕭子云,臨摹之益大矣。
 
  唐史稱顏柳書法

  唐史稱顏真卿筆力遒婉,又稱柳公權(quán)結(jié)體勁媚。有見之言哉。今人極力仿者,但得其遒而失其婉,徒學(xué)其勁而忘其媚。米元章所以有筆頭如蒸餅之誚也。
 
  抱樸子論書

  吳之善書者,則有皇象、劉纂、岑伯龍、朱季平,皆一代之絕手。中州則有鍾元常、胡孔明、張芝、索靖,各一邦之妙藝。并周古體,皆足用事,飄乎若起鴻之乘勁風(fēng),騰鱗之躡驚云。
 
  渴筆

  唐徐浩書張九齡司徒告身,多渴筆??使P,枯無墨也,在書家為難。
 
  唐五書僧

  唐有詩僧九人,今有九僧集。復(fù)有五僧善書。劉涇嘗作書話,以懷素比玉,光比珠,高閑比金,貫休比玻璃,亞棲比水晶。牟子才云:惜涇未見文楚,故未有定。胡應(yīng)麟云:九僧,宋初人。唐僧能書者眾,辨才其一也。
 
  郝經(jīng)論書

  郝陵川論書云:太嚴(yán)則傷意,太放則傷法。又云:心正則氣定,氣定則腕活。腕活則筆端,筆端則墨注。墨注則神凝,神凝則象滋。無意而皆意,不法而皆法。皆名言也。凡元人評書畫皆精當(dāng),遠勝宋人。
 
  字畫肥瘦

  方遜志云:杜子美論書則貴瘦硬,論畫馬則鄙多肉。此自其天資所好而言耳,非通論也。大抵字之肥瘦各有宜,未必瘦者皆好而肥者便非也。譬之美人然。東坡云:妍媸肥瘦各有態(tài),玉環(huán)飛燕誰敢輕。又曰:書生老眼省見稀,圖畫但怪周昉肥。此言非特為女色評,持以論書畫可也。予嘗與陸子淵論字,子淵云:字譬如美女,清妙清妙,不清則不妙。予戲答曰:豐艷豐艷,不豐則不艷。子淵首肯者再。
 
  范文正書

  宋蘇才翁筆法妙天下,不肯下一世人,惟稱范文正公書與樂毅論同法。黃山谷謂才翁傲睨萬物,眾人皆側(cè)目,而文正公待之甚厚,故才翁評書,少曲董狐之筆耳。山谷此評,似非君子之言。文正公字法,實入書家之品,才翁非佞語也。王荊公字本無所解,評者謂其作字似忙,世間那得許多忙事。而山谷阿私所好,謂荊公字法出于楊虛白,又謂金陵定林寺壁有荊公書數(shù)百字,惜未見賞音者。何荊公字在當(dāng)時無一人賞音,而山谷獨稱之邪!才翁曲筆于范文正公,不猶愈于山谷獻諛于王安石乎!胡應(yīng)麟曰:荊公作字似忙,見說郛所鈔宋人雜記也。
 
  書法

  韻語陽秋曰:本朝書法,米元章、蔡君謨?yōu)楣?,馀子莫及。君謨始學(xué)周越書,其變體出于顏平原。元章始學(xué)羅遜、濮王讓書,其變體出于王子敬。君謨?nèi)輼蝾}柱記,絕逼平原。元章鎮(zhèn)江焦山方丈六板壁所書,與子敬行筆絕相類。藝至于此亦難矣。東坡贈六親老人詩云:六書非學(xué)聊自娛,誤筆已喚周越奴。則越之書未甚高也。襄陽學(xué)記,乃羅遜書,元章亦襄陽人,始效其作。至于筆挽萬鈞沉著痛快處,遜法豈能盡邪。
 
  丁真永草

  蔡君謨在杭日,坐有客曰:隋世稱丁真永草,永乃知名,丁何人也?蔡云:道護豈其人耶。法書要錄:丁覘與智永同時,善隸書,世稱丁真永草,非道護也,君謨誤矣。
 
  朱文公學(xué)曹操書

  朱文公書,人皆謂出于曹操。操書傳世絕少,惟賀捷表,元時尚有本,文公所學(xué)必此。劉貢父學(xué)顏魯公鹿脯帖,文公以時代久近誚之。劉云:我所學(xué)者,唐之忠臣;公所學(xué)者,漢之篡賊耳。此又見文公之書出于操無疑也。
 
  東坡書

  王初寮履道評東坡書者眾矣。劍拔弩張,驥奔猊抉,則不能無。至于尺牘狎書,姿態(tài)橫生,不矜而妍,不束而莊,不軼而豪,蕭散容與,霏霏如零春之雨,森疏掩斂,熠熠如從月之星,紆徐婉轉(zhuǎn),纚纚如抽繭之絲。恐學(xué)者所未到也。
 
  元和腳

  柳宗元詩:柳家新樣元和腳。言字變新樣而腳則元和也。腳蓋懸針垂露之體耳。猶后山贈晁補之詩:聞道新文能入樣,相州紅纈鄂州花。言似相州之紅纈鄂州花樣也,句法相類。
 
  皇象書帖

  皇象曰:欲見草漫漫落落,宜得精毫軟筆,委曲宛轉(zhuǎn)不叛散者,紙當(dāng)?shù)没懿徽次壅撸猪毝嗄z紺黝者。如逸豫之馀,手調(diào)適而心佳娛,正可以小展。善書者始能用軟筆也。
 
  擘窠書

  墨池編論字體有擘窠書,今書家不解其義。按:顏真卿集有云:點畫稍細,恐不堪久,臣今謹(jǐn)據(jù)石擘窠大書。王惲玉堂嘉話云:東坡洗玉池銘,擘窠大字,極佳。又云:韓魏公書杜少陵畫體詩:擘窠大字,此法宋人多用之,惡札之祖也。
 
  署書

  署書始于蕭何,其后梁鵠、師宜官。魏時北宮咸是鵠書,南宮既建,韋誕以古篆書之。元魏遷洛,始令中書舍人沈含馨以隸書書之。景明正始之年,又敕符節(jié)令江式以大篆易之。
 
  沈含馨

  水經(jīng)注:后魏中書舍人沈含馨書洛陽宮殿榜。今書譜不載姓名。
 
  王無競大書

  金燕都宮殿寺廟及汴京諸榜,古今第一,皆王無競所書。
 
  飛白

  飛白,字之名,書家例知之,但不曉作何狀。予按王隱云:飛白,變楷制也,本是宮殿題署,勢既遒勁,文字宜輕微不滿,名為飛白。據(jù)此,則如今篆書之渴筆,俗所謂沙筆是也。唐人好奇,或作禽鳥花竹之象。順陵碑略有數(shù)字,今絕無作之者,惟方外道流書酒肆壁,作竹節(jié)雀頭,形容可憎矣。
 
  蕭子云飛白大書

  梁武帝造寺,令蕭子云飛白大書,蕭字至今存焉。李約竭產(chǎn)自江南買歸東洛,建一小亭以玩,號曰蕭齋。見尚書故實。書苑又載:約作蕭字贊曰:抱素日潔,含章內(nèi)融。逸疑方外,縱在矩中。宋榮咨道以五十萬錢買虞世南夫子廟碑舊本,見山谷文集。此莊子所謂真天下之好也。今之鄙陋者,于所好無如飲食,猶稱薪數(shù)米,況肯輕財貴文如古人乎!
 
  張飛書

  涪陵有張飛刁斗銘,其文字甚工,飛所書也。張士環(huán)詩云: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瞞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據(jù)三分國,宇宙威名丈八矛。江上祠堂嚴(yán)劍佩,人間刁斗見銀鉤??这胖T葛秦州表,左袒何人復(fù)為劉。
 
  劉靜修跋王子端書

  子端振衣起遼海,后學(xué)一變爭奇新。黃山驚嘆竹溪泣,鐘鼎騷雅潛精神。默翁語也。雪溪仙人詩骨清,畫筆尚馀詩典刑。聲光舊塞天壤破,議論今著兒曹輕。遺山語也。二公之言,必有能辯之者。東坡謂書至于顏、柳,而鍾、王之法益微;詩至于李、杜,而魏晉以來高風(fēng)絕塵亦少衰矣。朱文公亦以為然。默翁蓋知此者,是以不敢于子端矣。子端名庭筠,號雪溪。黃山,趙秉文也。竹溪,黨學(xué)士也。默翁,徒單修撰也。
 
  夢英篆

  夢英好篆書而無古法。其自序云:落筆無滯,縱橫得宜。大者縮其勢而漏其白,小者均其勢而伸其畫。此正其病處,而居之不疑,所以不可救藥,沉疴入髓矣。夢英篆傳于今者,有篆書偏傍,亦不工致。郭忠恕答之書云:見寄偏傍五百三十九字,按說文字源惟有五百四十部,了字合收在子部,今目錄妄有更改。又集解中誤收去部在注中,今檢點偏傍,少晶惢至龜弦五字。故知林氏虛誕,誤于后進,小說見宜焚之。忠恕所稱林氏者林罕。夢英偏傍全依林罕小說,而忠恕謂小說宜焚,深不足于彼也。書末云:何人知之?英公知之。正謂其不知耳。郭忠恕曰:小篆散而八分生,八分破而隸書出,隸書悖而行書出,行書狂而草書圣。玉篇起,說文棄??`易,籀學(xué)廢。
 
  篆書重疊字

  古鐘鼎銘文子二孫二字,皆不復(fù)書。漢石經(jīng)改篆為八分,如易之乾二、書之安二亦如之。今行草皆然,竟不知其何義也。嘗質(zhì)之李文正公,公曰:二乃古文上字,言字同于上,省復(fù)書也。千古書流,習(xí)而不察,關(guān)系雖小,亦所當(dāng)知。
 
  山谷論草書

  山谷一帖云:少時喜作草書,初不師承古人,但管中窺豹,稍稍推類為之。方事急時便以意成,久之或不自識也。余謂山谷豈杜撰者,蓋自掊擊以教人耳。
 
  草書枯澀

  徐浩真書多渴筆,懷素草書多枯澀,在書法以為妙品。戴幼公贈懷素詩云:忽為壯麗就枯澀,龍蛇盤騰獸屹立。魯收懷素草書歌。連拂數(shù)行勢不絕,藤懸槎蹙生奇節(jié)。竇臮亦云:殊形詭狀不易說,中含枯燥尤驚絕。任華云:時復(fù)枯燥何衤離褷,忽覺陰山突兀橫翠微。蓋深知懷素之三昧者。姜白石云:徐季海之渴筆,譬如綺筵之素饌,美人之淡妝。倪思以癡重筆跡為墨豬。元班彥功之字,評者以為死豬腸,可以喻矣。
 
  張禺山戲語

  張禺山晚年好縱筆作草書,不師法帖而殊自珍詫。嘗自書一紙寄余,且戲書其后曰:野花艷目,不必牡丹;村酒酣人,何須蟻綠。太白詩云:越女濯素足,行人解金裝。漸近自然,何必金蓮玉弓乎?亦可謂善謔矣。
 
  古書俗書

  水經(jīng)注載:齊地掘得古冢,棺前和有八分書,驗文乃太公三世孫胡公之墓。以此知八分書不始于秦矣。余又按莊子云:丁字有尾。李頤注云:丁字書寫皆作右波,故曰有尾。此又一證也。予又嘗考之,不止八分不始于秦,小篆亦不始于李斯,自五帝以來有之矣。書契既作,字體悉具,科斗、古文、大篆、小篆,各有所用。如禹刻岣嶁碑則用科斗,宣王刻石鼓則用籀書,如今之傳世文字也。至于用之民庶媒妁婚姻之約,市井交易之券,則從簡易,止用小篆。何以知其然也?唐人錢譜載太昊氏金尊盧氏幣,其文具存,與今小篆不殊。余昔在京得太公九府圜錢,近在滇得黃帝布刀,其文悉是小篆。乃知小篆與大篆同出并用,決不始于秦也。如今人楷書,亦有數(shù)體,有古字楷書,有今字楷書,又有一種省訛俗書,同一時也。文人奇士,多用古字;官府文移,通用今字;吏胥下流,市井米鹽賬簿,則用省訛俗字,如錢作 ,圣作圣,盡作盡是也。由是例之,推千萬世以上,隆古之極,未必悉用科斗;推千萬世以下,世變之極,未必悉用俗書也。詳著愚見,以俟明哲。
 
  元朝番書

  元朝主中國,日用羊皮寫詔,謂之羊皮圣旨。其字用蒙古書,中國人亦習(xí)之。張孟浩詩云:鴻濛再剖一天地,書契復(fù)見科斗文。張光弼輦下曲云:和寧沙中樸遫筆,史臣以代鉛槧事。百司譯寫高昌書,龍蛇復(fù)見古文字。侏亻離犬羊之俗,而以科斗龍蛇稱之,蓋春秋多微辭之義也。

選自《國學(xué)寶典·子部·書法繪畫》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站|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AV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 狠狠色综合色综合网络|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八区精品色欲人妻综合网|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一区|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色综合久久天天影视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综合五月激情五月开心婷婷| 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欲 |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久久狠狠一本精品综合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狠狠色噜噜色狠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 综合在线免费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国产人 |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