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據傳為蔡文姬據同名抒情長詩而譜寫,表現了文姬歸漢之時思鄉離子的痛苦心情和浩然怨氣。全詩共十八段,譜作成套歌曲十八首,由琴伴唱。突厥語稱“首”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該詩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聲而作,所以名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鳴》,唐代琴家董庭蘭以擅彈此曲著稱。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詩中有:“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客歸。”

  全曲共十八段,運用宮、徵、羽三種調式,音樂的對比與發展層次分明,分兩大層次,前十來拍主要傾述作者身在胡地時對故鄉的思戀;后一層次則抒發出作者惜別稚子的隱痛與悲怨。此曲全段都離不開一個“凄”字,委婉哀怨,撕裂肝腸。

  《胡笳十八拍》于魏晉以后逐漸演變成為兩種不同的器樂曲,稱《大胡笳鳴》、《小胡笳鳴》。南唐蔡翼創作過《小胡笳十九拍》,北宋琴曲曲目中出現了《別胡兒》、《憶胡兒》,北宋的吳良輔也曾譜寫過王安石的胡笳詩,南宋時此曲更得到空前廣泛的流傳。

  現存的曲譜最早見于1425年刊行的《神奇秘譜》本,稱“大、小胡笳”,都是無歌詞的器樂曲。可唱的琴歌《胡笳十八拍》,初見于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孫丕顯所刻的《琴適》中,其詞即文姬所作的同名敘事詩。音樂基本上用一字對一音的手法,帶有早期歌曲的特點。從第一拍到第九拍,以及第十二、十三兩拍,都有一個相同的尾聲,有受漢代相和大曲影響的痕跡。全曲為六聲羽調,常用升高的徵音(升5)和模進中形成的高音(升1)作為調式外音。情緒悲涼激動,感人頗深。清初《澄鑒堂琴譜》及其后各譜所載的獨奏曲在琴界流傳較為廣泛,尤以《五知齋琴譜》中的記譜最具代表性。《五知齋琴譜》刊載了它的蜀派曲譜,同時又刊出了吳派歌詞(即《胡笳十八拍》原詩),表明詞、曲本來是結合在一起的。這一曲譜記譜比較精細,又有不少旁注,最為琴家所樂用,目前演奏大多根據這一版本。

  《胡笳十八拍》所反映的是歷史上著名的“文姬歸漢”故事。文姬即三國才女蔡琰,字文姬,陳留人。蔡琰之父蔡邕,為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和音樂家。蔡邕所著《琴操》一書,曾對《高山流水》、《廣陵散》等名曲在后世的廣為流傳貢獻甚巨。《后漢書?列女傳》稱蔡琰“博學而有才辯,又妙于音律”。在父親的熏陶下,蔡琰自幼愛好音樂,并有較深的造詣。《后漢書》李賢注引劉昭《幼童傳》中說,“邕夜鼓琴,弦絕。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斷一弦問之,琰曰:第四弦。并不差謬。”

  作為通曉音律的天才,她給后人留下了《胡笳十八拍》琴歌,名列十大古曲。文學方面,她留下了《東都賦》,《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杰作。郭沫若這樣稱贊《胡笳十八拍》,“那像滾滾不盡的海濤,那像噴發著熔巖的活火山,那是用整個靈魂吐訴出來的絕叫。”郭沫若還稱《胡笳十八拍》,“是一首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而《悲憤詩》,近人以為這部作品的文學價值可與建安七子的作品相提并論。

  蔡琰的一生十分悲慘。早年其父蔡邕因上書抨擊朝政獲罪而被流放。遇赦后,由于宦官仍然把持朝政,蔡邕擔心被陷害,不敢回洛陽。就這樣,蔡琰隨著父親亡命江湖十二年。蔡琰十六歲時嫁給河東衛仲道,不幸丈夫早死,蔡琰只好回到娘家居住。董卓被誅后,蔡邕由于嘆息董卓的命運,為司徒王允所不容而被殺。

  興平年間(公元194—195 年)天下大亂,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后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了中原,與匈奴修好,得知早年好友蔡邕之女蔡琰在匈奴,便派使臣用重金將蔡琰贖回,而兩個年幼的兒女卻不得不留在匈奴,從此母子卻天各一方,畢生不得相見。于是蔡琰寫下了流傳于世的《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琰后來再嫁屯田都尉董祀。不久董祀犯了死罪。時值嚴冬,蔡琰“蓬首徒行”(即赤足),登門丞相府向曹操請罪。她言辭清辯而哀楚,當時滿堂公卿名士,無不為之動容。曹操說:“我很同情你,可是判決文書已經發出,該如何是好?”蔡琰說:“明公有良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之命乎?”曹操聽了很受感動,派快馬把判書追回,免了董祀的死罪。并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蔡琰換上。

  后來曹操問蔡琰,“聽說夫人家早年藏書甚多,戰亂中都已丟失,不知還能回憶起來多少?”蔡琰答道:“早年先父留下的典籍有四千余卷,經過變亂,都已損失,現在能回憶起來的,大概只有四百多卷了。”蔡琰回家后把能記起來的各卷書親自寫出來,送去與曹操的藏書核對,結果基本沒有錯誤和遺漏。可見蔡琰才情之高。

  同時代的丁廙寫了篇《蔡伯喈女賦》,其中內容為: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 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矅鮮。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 參過庭之明訓,才朗悟而通云。 當三春之嘉月,時將歸于所天; 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 羨榮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于余年。

  正如賦中最后兩句“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于余年”所述,蔡琰的晚年相對平和安定。曹丕曾為丁廙這篇賦作《蔡伯喈女賦序》,序中描述簡略的提到了文姬歸漢,“家公與蔡伯喈有管鮑之好,乃命使者周近持玄玉璧于匈奴,贖其女還,以妻屯田都尉董祀。”

  蔡琰生逢亂世,早年家門不幸,再加上自己一生三嫁,其命運甚為坎坷。也許苦難是產生偉大藝術作品的源泉,正是這些旁人不曾有過的經歷,使得蔡琰給后人留下了傳世杰作。她的成就,她的才情,絲毫不弱于建安七子。介于幾千年男尊女卑的陋規,《后漢書》中蔡琰不被單獨列傳,這使得她無法與同期其他歷史人物并列。她的事跡也不入《儒林》、《文苑》等列傳,而是被列于《后漢書·列女傳》,篇名為“董祀妻”。《后漢書·列女傳》中關于蔡琰的文字不多,但評價極高,說她“端操有蹤,幽閑有容。區明風烈,昭我管彤。”

  蔡琰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因而她通曉漢、胡音樂。《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根據匈奴樂器胡笳的特點而創作的樂曲。她在該曲中將漢、胡音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從而使《胡笳十八拍》成為古代少有的中外結合的結晶。

  南宋滅亡后,全中國的漢人都做了亡國奴。南宋遺民詩人汪元亮為身在獄中的文天祥彈奏《胡笳十八拍》,以抒山河破碎之“無窮之哀”。這一時期,《胡笳十八拍》在前南宋的舊臣逸民間很快流傳開來。根據《琴書大全》的記載,此曲引起了空前的共鳴。有人說,“怊悵悲憤,思怨昵昵,多少情,盡寄《胡笳十八拍》。”并出現了如“ 拍拍《胡笳》中音節,燕山孤壘心石鐵”和“蔡琰思歸臂欲飛,援琴奏曲不勝悲”等感懷舊國的詩句。

  《胡笳十八拍》只是一首琴曲,雖表達的是悲怨之情,但也是“浩然之怨”。宋亡后,也許正是有這類流傳廣泛的“不勝悲”、充滿“浩然之怨”的曲子,才有了“心石鐵”的堅持到底,從而使種族和文化的血脈不絕于縷,不斷延續下去。八十多年后,當抗元的兵戈縱橫于江南江北的時候,種族與文化終得以重生。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伊人色综合久久88加勒|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 丁香五月天综合缴情网|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免费视频|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狠狠色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久久综合色天天久久综合图片|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 久久天堂av综合色无码专区|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片|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麻豆|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一本大道道无香蕉综合在线| 色综合小说久久综合图片|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色噜噜狠狠狠色综合久| 色综合天天色综合|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色综合天天综合狠狠|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国内精品综合久久久4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