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辜鴻銘
姓名:辜湯生,字鴻銘,號立誠
生卒: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
年代:清末民國初
籍貫:福建省惠安縣
簡評:國學大師、翻譯家
二、生平年表
1857年7月18日,辜鴻銘出生于當時為英國占領的馬來西亞威爾斯王子島(今天叫檳城),祖籍福建泉州府。父親辜紫云,母親為葡萄牙人與馬來人混血。
1867年,辜鴻銘隨其橡膠園主英國商人布朗前往蘇格蘭。
1870年,14歲的辜鴻銘被送往德國學習科學。后回到英國,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臘文。
1873年,考入愛丁堡大學文學院攻讀西方文學專業,并得到校長、著名作家、歷史學家、哲學家卡萊爾的賞識。
1877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該校文學碩士學位。
1877年,辜鴻銘入德國萊比錫大學,獲得土木工程文憑;后又去法國巴黎大學攻讀法學。
1880年,辜鴻銘結束自己14年的求學歷程返回故鄉檳城。
1881年,他遇到馬建忠并于其傾談三日,思想發生重大改變,隨即辭去殖民政府職務,學習中國文化。
1885年,辜鴻銘前往中國,被湖廣總督張之洞委任為“洋文案”(即外文秘書)。張之洞實施新政、編練新軍,也很重視高等教育。
1893年11月29日,在辜鴻銘鼎力謀劃下、辜鴻銘擬稿,再呈張之洞審定,于光緒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以《設立自強學堂片》上奏光緒皇帝,籌建由國人自力建設、自主管理的高等學府——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得到欽準。自強學堂正式成立后,蔡錫勇受命擔任總辦(校長),辜鴻銘任方言教習。辜鴻銘授課非常受學生歡迎,全校師生景仰,成為自強學堂一代名師。
1905年,辜鴻銘任上海黃浦浚治局督辦。
1908年,宣統即位,辜任外交部侍郎。
1909年,辜鴻銘著作《中國的牛津運動》于出版,
1910年,辭去外交部職務,赴上海任南洋公學監督。
1911年,辛亥革命后,辜辭去公職。
1915年,北京大學任教授,主講英國文學。《中國人的精神》(《春秋大義》)于1915年出版。
1924年,辜鴻銘赴日本講學三年,其間曾赴臺灣講學,由臺灣遠親鹿港辜家的創始人辜顯榮招待。
1927年,從日本回中國。
1928年4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