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44 心虛與心實
心要虛,無一點渣滓;心要實,無一毫欠缺。
[述論]
心靈要清虛,沒有一點的渣質和滓污;心靈要實在,沒有一毫的欠少和缺乏。心靈要虛
又要實,因為虛實本來就是一個整體的兩個方面。宇宙是空明清虛的,所以才能夠容納天地
萬物;但宇宙又是充盈實在的,所以才會有生機無限。人的心靈應該與宇宙同為一體,才能
夠得到自在與充實,才能夠做到清虛與空明。
心靈一旦虛空,便可以包容整個宇宙和自然;能夠擁有整個自然與宇宙,也就不會有什
么私心去貪婪和執著了。心靈一充實,什么東西都不缺少了,自然也再不會去爭奪拼殺了。
心靈一旦能夠安歇下來,便會得到自在與幸福。
心中不能有渣滓污穢。因為一旦有了污穢,便成了病灶,甚至會成為災難禍患的根源。
心中清虛自在了,任何東西的到來,都能夠被容納和接受,我們也就不會有什么對立面了。
只要我們虛心,別人也會真誠地對待我們,指出我們的不足,我們也就能夠正常健康地
進步了。如果不虛心,別人就會不來指教,我們自己又看不到自己的毛病,只能走向我們意
愿的反面。
心中的虛,并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不要執著,心無掛礙,才能應付萬方。正是因為清
虛了,這心靈里才能放得下整個宇宙和自然,是非常充實而沒有一絲一毫欠缺的。
心中充實了,就不會去追求任何虛妄的東西;心中謙虛了,就能夠應付世間上的任何事
物。虛而能應,實而能安,所以君子擴大自己的胸懷來使心靈清虛,滋養自己的精神來使心
靈充實。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