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清
】王永彬 原著
馬民書 述論
|
|
|
|
|
|
|
|
|
|
|
|
|
|
|
|
022權勢與奸邪
權勢之途,雖至親亦作威福。豈知煙云過眼,已立見其消亡;
奸邪之輩,即平地亦起風波。豈知神鬼有靈,不肯聽其顛倒。
[述論]
小人得勢,六親不認;奸邪之輩,惡貫滿盈。不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得勢者如過眼
煙云,奸邪輩為天地不容。
君子得勢,以道義自持;小人得勢,以盛氣凌人。人們多希望自己的至親好友有權有勢,
殊不知得勢的至親好友還要看是君子還是小人。若是君子,不僅可因其身居要位、擴展政績
顯赫而引以榮耀,而且可擴展見識并得到其事業上的支持和幫助。若是小人則不然,不僅得
不到他的支持和幫助,而且還會受到他氣焰的脅迫威逼和無端的傷害。
知已反被知已害。因為小人一旦得勢,首先是要在至親好友面前賣弄權勢,以在至親好友
頭上作威作福顯示自己的權勢;蝾U指氣使,或怨前咎后,或以“不認親朋”為幌子沽名釣
譽,等等。小人不可交,至親好友中的小人更加不可交。不過,“六親不認的有權勢的小人,
瞬間必會眾叛親離。失去人心,權勢如煙消云散,丑態成譏資笑談。”
奸險邪惡的人,用心歹毒,橫行無忌。他們在亂世是魔王!帮L高放火天,月黑殺人夜”,
乘人之危,乘勢作亂,壞事作絕,天良喪盡。在清明太平的日子里,他們是罪惡的幽靈,無
端地暗算他人,為非作歹,多行不義,攪得人無寧日,天無寧日,“不叫世人見太平”。
不過,他們哪里曉得蒼天在上,眾目睽睽。天怒人怨時,即使“鬼神”也是暗中不佑、遣
其不軌,不容他們顛狂亂世,擾亂民生。這就是“天地自有擒妖人”,“多行不義必自毖”。
不過,對奸險邪惡的人,不僅要給以道義上的指控和輿論上的譴責,還要依靠法律的威嚴,
加大防護管教的力度,使不法之徒難逃法網,棄惡從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同時,還要
重視社會時尚的治理。
蘇軾在《應制舉上兩制書》中說: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時。
不良的社會時尚,是滋生邪惡的土壤,是縱容不法之徒作祟為患的氛圍。良好的社會時尚,
則不僅會對邪惡形成強制性壓力,而且會造就扶正祛邪的環境氛圍。因此,整治和清除邪惡,
必須在強化“法治”上下功夫,在凈化社會時尚上用氣力。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