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清
】王永彬 原著
馬民書 述論
|
|
|
|
|
|
|
|
|
|
|
|
|
|
|
|
075才學與驕奢
觀周公之不驕不吝,有才何可自矜;
觀顏子之若無若虛,為學豈容自足。
門戶之衰,總由于子孫之驕惰;
風俗之壞,多起于寶貴之奢淫。
[述論]
有才能的人,不可有驕縱和鄙吝的心;“學無止境”,豈能滿足?一個家庭的衰敗,往
往在于子孫的驕傲懶惰;而社會風俗的敗壞,多是由于奢侈浮華成風。
顏淵可說是孔子得意弟子,可他并沒有因為孔子經常稱贊他就“恃才德而凌人”,而是
“有才若無,有德若虛”,經常不斷地虛心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兩千多年前的古人
尚能如此為謙,今人則更應虛懷若谷,求學上進,F代人培根說: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
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智能之事,不學不成,不鉆不清,不涉不識。如同“雖有嘉肴,弗(不)食不知其旨(味)
也”一樣,學識之道,弗學不知其善也,學然后知不足。
人從小要學,長大要學,老年亦要學。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月中之光;
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可見,在學習上,要: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只有吃得苦中苦,才知果實甜中甜。學者們總感到知識少,當知識創造了財富的時候,
才能真正體味《荀子·勸學》中所說的道理所在:
登高而抬,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
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假如自己認為知識已夠,“無需再學”,則習閑成懶,習懶成病。
大凡“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學習半途而廢,自以為了不起。
即使是天才,也不過是一個漂亮的肥皂泡而已,或者是一張只能到月球上去兌現的支票而已,
即“不勞苦,無所得”。
一個家族的衰敗,是由于子孫的驕橫懶惰;一個社會風俗的敗壞,多由于臣民們過度的
奢侈浮華。中國滄桑幾千年,歷代朝廷變更,多次農民起義,大都是由于官員貪污腐化,民
眾饑寒交迫而起。政府官員吃之于民、用之于民、撈之于民、欺之于民,而百姓在不平中,
在凌辱中,在憤恨中,因此,社會與統治者們何以安民,何以取信于民呢?社會需要改造社
會的賢能志士!勸君立志富于學,除積習,反腐化,倡廉潔,樹新風,創功業。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