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清
】王永彬 原著
馬民書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14顯榮與福慶
讀書不下苦功,妄想顯榮,豈有此理?
為人全無好處,欲邀福慶,從何得來?
[述論]
人皆有顯達榮耀之心。但是,沒有知識、才能,何以顯達榮耀!
古今中外,有多少偉人志士,都是在用豐富的知識來武裝自己,并把理論知識運用于實
踐,造就了非凡的才能,成就了偉大的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才贏得了世人的尊敬和愛
戴。
同時,知識也是一個國家顯達榮耀的基礎。當今世界上一些后起的發達國家,之所以能
甩掉貧窮、落后的帽子,一躍成為世界強國,這與他們國家公民的知識素養達到了一定的程
度是息息相關的。“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社會發展的基石。
無知識而想要成大事立大業,只是癡人說夢罷了。要想獲得知識,必須要下苦功。有的
人學習中,一遇到困難就叫苦,情緒憂郁沮喪。人未上陣,精神先垮了。這樣以來,就永遠
只是懦夫的形象了。
讀書是苦,雖苦猶榮。以苦為樂,始終保持堅定樂觀的態度,就能夠斬關奪隘,克服前
進路上的任何困難。有的人不學無術,托關系,走后門,跑官要官,甚至買官。雖然經過種
種手段滿足了自己的私欲,但他只是一個庸才。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這類人遲早
會被淘汰。
至于福慶,并非憑空而來。任何事皆有因有果。有些人把一生的快樂,奠基于索取,理
解為享受榮華富貴。試想,如果一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只講索取,不講付出,坐享其成,豈
有這等道理!福慶即利益,是社會對人付出的心血、努力和貢獻所給予的報償。沒有付出,
沒有貢獻,就得不到利益。而有的人則認為不付出也能獲得利益,象中獎券,獲遺產等。這
些雖然是偶然得到的利益,如果說沒有買獎券的付出和先人辛勤的付出,這種利益何來?
當今社會上,為什么有的人會得到不該得到的名利呢?這里有復雜的社會原因。比如公
眾公認中的錯覺和舛誤,社會分配中的失策和不公等。但從名利得主的主觀方面看,無非是
通過不正當的手段,或投機取巧、坑蒙拐騙得來的。這種“得”,又完全是建立在他人和社
會的“失”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這些人的福慶,是建立在他人痛苦的基礎上的。
這類人終將被世人所唾棄,福慶極時禍臨頭,傾家蕩產是終結。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