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202 相思與離恨
費長房縮不盡相思地,
女媧氏補不完離恨天。
「述論」
人世上的生活,全靠一個情字維持著。上帝或者女媧造人,自己偷了懶,便讓
人類自己去制造。人只好從自己的肋骨上變化成異性,或者從自己的肚子里去生產,
這樣以來就形成了兩個半人。而這分別代表半個人的男人和女人卻總是要合在一起,
成為一體。上帝卻不答應了,硬是要把他們分開。于是,這兩個半個人所做的一切,
就是要違背上帝的意志,走到一起,合為一體。
而上帝卻憑借著自己的絕對權威,就是要千方百計地阻撓他們的合和,讓他們
相思痛苦,永遠去品嘗自己所釀造的苦酒。所以,世界上最難以了卻的就是“相思”
二字。蘇軾說過:“不思量,自難忘。”胡適先生說過:“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
苦。幾次細思量,情愿相思苦。”相思雖苦,這是都知道,可就是欲罷不能,“不
想相思亦相思,若想相思思更苦”。
天下的有情人難以終成眷屬,有的相隔天涯海角,有的在水一方。有的就在身
邊,卻仿佛隔世一樣,才有李商隱所說的“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何處相思明月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等,都是對遠方人兒的思
念和想慕。所以,要想不相思,最好是讓那相思的人兒在一起,見了面自然就不相
思了。怎么能讓他們見面呢?有人幻想著乘風化鶴,有人希望身長雙翼,都是要縮
短相隔的距離,以便當下相會。
漢代的神仙費長房,曾經向壺公學習法術。壺公問他要學什么,他說要遍觀天
下。壺公便贈給他一只縮地鞭,要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便出現在目前。就是用他
那縮地鞭,也縮不盡天下相思人兒所相隔的距離。因為自然的規律就是同性相斥,
異性相吸,沒見面時說不盡的相思,見了面后卻是鬧不盡的矛盾。合在一起就要分
別,分別久了就要結合。
現代人有句話,遠別勝似新婚,說的就是必須造成一種相思的處境,才會品嘗
愛情的甜蜜。所以,從家庭和婚姻的穩定角度來說,還是要給那些有情人留下一些
隔閡和距離的好。費長房再有本事,他也只能給那些真正需要結合的人縮短距離,
但卻沒有辦法給那些人為自找煩惱的人消除痛苦。
過去,人們就已經認識到了事物永遠是不能達到圓滿的,所以便有天塌地陷的
說法。那位人類的始祖女媧便出來收拾殘局,煉出五色石頭去補蒼天。這也足以說
明一個道理,在那男女情愛的交往中出了問題,男人總是沒有事情的,而承擔責任
并且得到痛苦的就是女性。
不過,情天難補總有缺,正是有了缺憾才有心意去填補,才有那可歌可泣的動
人故事。沒有了缺憾,也就沒有了填補它的沖動和激情;沒有了缺憾,什么都那么
完美,也就沒有創造和改變的必要了。所以,為了愛情的波浪起伏和扣人心弦,人
們有時會故意制造出來矛盾和波折,好讓雙方都能夠經得起考驗。
在這種情況下,女媧補天的本事再大,也難以填補這人為的情天恨海。精衛鳥
整天銜木石去填那東海,以發泄她被淹死的冤屈。海填不滿,她的冤仇也報不完。
一旦大海填滿了,她的生命也許就失掉了意義。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女媧是最
好不要去補那情天恨海。給世間留下來一點遺憾,才會有那無窮的希望,也才有人
們希望破滅后的痛悔和沖過牢籠后的醒悟。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