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305失足與回頭
一失腳為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
[述論]
人生路說長也長,說短也短,每走一步都需要做出正確的判斷,否則人是賠不起的。但
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誰也不能保證永遠不犯錯誤,圣賢如顏淵也只能做到不二過,保
證自己不再犯重復的錯誤。至于一般人,當然犯的過錯要大得多,或者不停地在重復著已經
犯過的錯誤,他們是不會記住經驗教訓的。小的時候,因為我們正在接受前輩師長的教育,
所以犯了錯誤還可以得到挽救,跌倒了還可以再爬起來。但是,一旦我們進入成年以后,凡
事都得我們自己做主了,也就不敢像小的時候那樣可以隨便地犯錯誤了。因為我們已經沒有
多少錯誤敢犯了,沒有多少時光可以蹉跎了,也很少有多少錯誤是可以挽救的。
童年時的跌跤都是為了日后不再跌跤,總有人會幫助我們再爬起來的,把身上的土拍一
拍也就好了,以后走起路來我們就小心了。因而,小的時候我們往往不會掉到那深溝大坑里
去,原因就是自己沒有膽量去嘗試,而且總是要謹小慎微地走。但到成年以后,跌跤的危險
處處都有,稍有不慎,便會失足,可有多少人肯給你指點迷津呢?指點了你又肯聽嗎?所以,
人們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意思就是即使是馬上就要吃虧,人們也不會去聽老
人言的。于是,這“不聽老人言”就成了人生的一大特征,而且你越說他反倒越要去做。
成年人會跑會跳,他們不相信自己會跌跤,而且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斷會失誤,都是那么
自信而堅定,看不出什么愚昧與無知來。但是,那些摔下懸崖峭壁和萬丈深淵的都是那些聰
明而堅定的成年人。他們自恃著腳力強健,專門去探險獵奇,結果一失足而釀成了千古恨。
再有本事和志向,就都實現不了了,所以遇事不要跟人爭強好勝,考慮好了,準備足了,再
去動手。這并不是要人瞻前顧后,而是要有備而動,不打無準備無把握的仗,也就會減少許
多的失誤,免得鑄成千古的大憾。
人們失誤的最大原因,便是因為自己太自負了。往往那些明知道自己做錯了卻還要一意
孤行的人,是最悲哀的。跌傷了筋骨的,要爬起來也不知要耗費多少的時間與精力。至于那
些因為沒有生活方向的人,他們因為失去了自己的目標,所以便會被人利用,一下陷得更深。
等到真正明白了一點什么,幡然悔悟的時候,卻往往已經是晚之又晚,轉眼百年已過。想要
再走回到正路上去,卻已經發白體衰,生命已經不再給他機會了。于是,他便會對后來的人
大聲疾呼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可惜,他的后人還會像他當年那樣,對他的話
語毫不理睬!
生命雖然短暫,但一路上卻充滿了分歧和岔道,稍不留神便會失足走錯,有時跌了個跟
頭,帶來點肉體上的疼痛。這倒無所謂,怕就怕心靈上的悲傷和終生的遺憾。因此,在自己
年富力強的時候要多看看自己的腳下,不要只顧著去瞻望遠方而忘記了自己腳下的路。能夠
避免失足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安分守己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就不會有什么遺憾了!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