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 淡泊與丑窮
甑中生塵釜生魚,千載之下,不悲其窮而揚其清。
故知淡泊之鄉,芳塵所托;
丑窮之士,后之聲名可知也。
[述論]
甑,一種蒸煮的瓦器;釜,一種蒸煮的金屬器。魚,一種蟲子。
甑里生出了塵土,說明已經多日不用了;釜中已經長出了蟲子,說明早已沒有糧米下鍋了。
這是貧窮的生活寫照。
《后漢書·范冉傳》云:
(冉)所止單陋,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
中生魚范萊蕪。”
冉字史云,曾任萊蕪長。他的生活雖然清貧窮苦,但卻能夠像顏淵那樣保守,千古傳為美
談。
到了今天,人們不僅不把他的清貧當做是無能或者毛病,而要贊美他的清廉美德。也正是
他當年能夠守住這份清貧,才使得他得到了千載之下的表揚和向往。
那些濁富的人又何其多,但卻是那清貧者千古傳頌,萬世流芳。
由此可知,那淡泊無欲的地方,正是那高風亮節者所寄托之處。關鍵在于能夠安貧樂道,
君子憂道不憂貧。孔子說過: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君子生來就是要經受貧窮的,有了貧窮卻決不會嫌貧厭窮的,而是要安分守己。
小人一旦遇到了清貧的命運,便要瞎折騰,想方設法去賺錢而為富不仁。
小人與君子的區別,不在于要不要錢的問題,而是在于如何去賺錢的手段上。
君子寧可為仁而不富,也不為富而不仁;
小人寧可為富而不仁,也不為仁而不富。
小人為錢而君子為道,出發點不同,手段與目的也自然就不同了。
不過,只要你能夠經受得了清貧的境界,并且從中得到心靈的純化和精神上的升華,那么,
今日的丑陋貧窮之士,他日里一定會得到美好的名聲的。
當然,守窮之士決不是為了名聲,而是為了心理上的平衡,生活得幸福自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