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5 人生的福氣
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jì)人,謂之福;有學(xué)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福。
[原評]
殷日戒曰:我本薄福人,宜行求福事,在隨時儆醒而已。
楊圣藻曰:在我者可必,在人者不能必。
王丹麓曰:備此福者,惟我心齋。
李水樵曰:五福駢臻固佳,茍得其半者,亦不得謂之無福。
倪永清曰:直、諒之友,富貴之人久拒之矣。何心齋反求之也?
[述論]
人誰不想得到幸福!
幸福就是人類生活的目的。
正是因?yàn)閷τ谛腋5目释藗儾艜^斗,去爭奪,去努力,去學(xué)習(xí),去爭取達(dá)到人生的制高點(diǎn)上。
幸福有多種多樣,完全根據(jù)人們各自的生存條件和生命理想來決定。有的人想當(dāng)官發(fā)財(cái),有的人想平步青云;有的人以得到美女相伴為幸福,有的人以擁有金屋銀物為幸福;有的人以高名厚望為美好,有的人以擔(dān)當(dāng)大事為美好;蛘呦肫桨惨簧鸀榭鞓,或者圖茍且富貴為快樂;或者愿智慧無求度一生,或者欲轟轟烈烈拼一場。
總之,人們由于生存的條件或者環(huán)境不同,以及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或者修養(yǎng)差異,都導(dǎo)致了人們對于幸福理解的不同或者追求上的差異。
也正是人們對于幸福理解的不同,才會造出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然而,對于讀書人來說,能夠有工夫去好好地念書,就是幸福了;對于那些有善心的人來說,能夠有力量去周濟(jì)窮困之人,便是幸福了;胸有經(jīng)綸,博學(xué)多才的人能夠著作論述,便是幸福了。
但是,人們都想等到幸福,或者說是實(shí)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不過,我們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理想能夠得到實(shí)現(xiàn),因?yàn)檫@個操縱桿并不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里。也就是說,生死有命,富在天。
雖然我們不是宿命論者,但是所有的現(xiàn)實(shí)都明確地告訴了我們,歷史是人寫的,但卻一大部分取決于偶然的因素。至少有一點(diǎn),這個歷史絕對是不由我們個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
它決不會因?yàn)槟阆胍玫叫腋>蜁o你幸福,也不會因?yàn)槟悴灰腋6唤o你幸福。就是我們常說的:求之不得,得之不求。幸福的規(guī)律往往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把由我們自己管著的那一段做好,也就可以了。
正所謂謀事在人而成事在天,只要謀好了,成與不成隨他去了,至少我們不至于后悔。怕就怕的是,你想要著述的時候,自己卻是胸中空空;你想要做好事的時候,自己卻沒有能力。
對于修行的人來講,耳根子清凈,沒有是非曲直來干擾,即為福氣了。但是,因?yàn)槲覀兪且扌,如果就只在那清凈無染的地方居住下來,安靜則是安靜了。但我們又能修出個什么呢?就是因?yàn)槿耸篱g嘈嘈喳喳,煩惱無邊,才需要我們的修煉,也才能夠修出個道行來。
如果能夠做到外境再嘈喳煩擾,而我心巋然不動。到了這樣的境界,豈不就是大修行了嗎?所以,說到修行,就是要在那塵俗之中錘煉,叫做烈火見真金,疾風(fēng)知勁草;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所以,東方朔才會說那大隱隱朝市,小隱隱山林,而避世于金馬門。
若是我們遇到的朋友,都是些"多聞"(博學(xué))、"直"(正直)、"諒"(寬。┲惖娜,那么自己天天都可能獲到益處,難道不是福氣嗎?但是,這只是一廂情愿的事情,我們希望自己的朋友好一些,勝過我們。
就如孔子說的:"無友不如己者。"誰都愿找那超過自己的朋友,那么勝過自己的人豈不就覺得與我們交往吃虧了呢?所以,我們自己首先得要培養(yǎng)自己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才能夠交到好的朋友。
若是這五福能夠全備,便是所謂的"五福臨門"?上,我們這個世界上的規(guī)律,是那"福無雙至",更何況五!若是人能夠斷去煩惱,遇事盡力而為,隨遇而安,這也就是最大的福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