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堪,男,漢族。1943年10月生于上海。浙江湖州人。1965年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現任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編審,兼任四川大學教授。
主要業績:1997年被聘為四川大學兼職教授,1998年任該校漢語史研究所《漢語史研究集刊》學術委員會委員。1992—1993年為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亞洲和中東研究系訪問學者。1977年起參加《漢語大詞典》編纂工作,為主要編寫人員之一,并任定稿編委。該書正文4500萬字,是我國第一部歷史性詳解漢語語文詞典,它的出版(1986—1994,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是我國辭書編纂事業的重大成就。1994年—1998年又從事《漢語大詞典簡編》(全書1500萬字)的審讀工作,該書于1998年由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獲第三屆國家辭書獎一等獎。現正從事《現代漢語大詞典》(全書1000萬字)的編撰審定工作,2000年內出版。
除漢語詞典編寫外,主要研究領域為:古代中亞的歷史和文明(特別是吐火羅問題)、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古人類學、亞洲各族及其語言的起源等,在國內和美國、丹麥、韓國發表論文數十篇。有關吐火羅問題著譯,已結集為《吐火羅起源問題論集》(烏魯木齊: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譯著有《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加拿大蒲立本著,與潘悟云合譯,北京:中華書局,1999)。承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集各國專家編寫的《中亞文明史》第二卷的漢譯工作。多次參加重要的國際性學術會議。
擔任責任編輯的圖書主要有《元明戲曲中的蒙古語》(方齡貴著,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1年)、《漢英詞典》(John DeFrancis主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Federico
Masini著,黃河清譯,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東西交流論壇》(黃時鑒主編,1—2輯,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2000年)、《中國所藏高麗古籍綜錄》(黃建國等主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8)、《中國小說俗語大詞典》(翟建波編著,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年)、《漢語大詞典音序索引》(梅維恒主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年)等。《學術集林》文叢(王元化主編)主編助理,該文叢已經出版17卷(1994年—2000年,上海:遠東出版社)。《近現代漢語新詞詞源詞典(初編)》(香港中國語文學會與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策劃)編委兼責任編輯、《西域探險考察大系》(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編委、《東方語言與文化》集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編委。上海市辭書學會理事/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中亞文化研究會會員、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會員、中外關系史學會會員、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員、中國辭書學會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