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
建寧迎神。先生曰:“孟子言:‘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诐行,放淫
辭’,今人心都喎邪了,所以如此。泉州一富室,舍財造廟,舉室乘舟往廟所
致祭落成,中流舟溺,無一人免者。民心不得其正,眼前利害猶曉不得,況欲曉
之以義理哉!”必大 (人杰錄略。教民。)
今欲行古制,欲法三代,煞隔霄壤。今說為民減放,幾時放得到他元肌膚處!
且如轉運使每年發十萬貫,若大段輕減,減至五萬貫,可謂大恩。然未減放那五
萬貫,尚是無名額外錢。須一切從民正賦,凡所增名色,一齊除盡,民方始得脫
凈,這里方可以議行古制。如今民生日困,頭只管重,更起不得。為人君,為人
臣,又不以為急,又不相知,如何得好!這須是上之人一切埽除妄費,臥薪嘗膽,
合天下之智力,日夜圖求,一起而更新之,方始得。某在行在不久,若在彼稍久,
須更見得事體可畏處。不知名園麗圃,其費幾何?日費幾何?下面頭會箕斂以供
上之求。又有上不在天子,下不在民,只在中間白乾消沒者何限!因言賦重民困,
曰:“此去更須重在!”賀孫 (取民。)
程正思言,當今守令取民之弊,渠能言其弊,畢竟無策。就使臺官果用其言
而陳於上前,雖戒敕州縣,不過虛文而已。先生云:“今天下事只礙個失人情,
便都使不得。蓋事理只有一個是非,今朝廷之上,不敢辨別是非。如宰相固不欲
逆上意,上亦不欲忤宰相意。今聚天下之不敢言是非者在朝廷,又擇其不敢言之
甚者為臺諫,習以成風,如何做得事!”人杰
今上下匱乏,勢須先正經界。賦入既正,總見數目,量入為出,罷去冗費,
而悉除無名之賦,方能救百姓於湯火中。若不認百姓是自家百姓,便不恤。必大
荀悅云,田制須是大亂之後,方可定。揚
今之賦,輕處更不可重。只重處減似那輕處,可矣。淳
今世產賦百弊。砧基簿,只是人戶私本;在官中本,天下更無一處有。稅賦
本末,更無可稽尋處。義剛
朋友言,某官失了稅簿。先生曰:“此豈可失了!此是根本。無這個後,如
何稽考?所以周官建官,便皆要那史。所謂史,便是掌管那簿底!義剛
福建賦稅猶易辨,浙中全是白撰,橫斂無數,民甚不聊生,丁錢至有三千五
百者。人便由此多去計會中使,作宮中名字以免稅。向見辛幼安說,糞船亦插德
壽宮旗子。某初不信,後提舉浙東,親見如此。嘗有人充保正,來論某當催秋稅,
某人當催夏稅。某初以為催稅只一般,何爭秋夏?問之,乃知秋稅苗產有定色,
易催;夏稅是和買絹,最為重苦。蓋始者一疋,官先支得六百錢;後來變得令人
先納絹,後請錢,已自費力了;後又無錢可請,只得白納絹;今又不納絹,只令
納價錢,錢數又重。催不到者,保正出之,一番當役,則為之困矣。故浙中不如
福建,浙西又不如浙東,江東又不如江西。越近都處,越不好。淳 (義剛同。)
浩曰:“江浙稅重。昨日來,路問村人,見得此間只成十一之稅!痹唬
“嘗見前輩說,閩中真是樂國。某初只在山間,不知外處事,及到浙東,然後知
吾鄉果是樂地。今只汀州全做不得,彼處屢經寇竊,逃亡者多。遺下產業,好者
上戶占去,不好者勒鄰至耕佃。鄰至無力,又逃亡。所有田業或拋荒,或隱沒,
都無歸著。又,官科鹽於民,歲歲增添,此外有名目科斂不一,官艱於催科,民
苦於重斂,更無措手足處。守倅只利俸厚,得俸便了,更不恤大體,須是得監司
與理會。亦近說與應倉了,不知如何!焙圃疲骸耙,得監司去地頭置局,與
理會一番,直是見底方可住!毕壬鷵艄澰唬骸按耸侵燎兄!某之見正是如此!
浩。
黃仁卿將宰樂安,論及均稅錢,曰:“今說道‘稅不出鄉’。要之,稅有輕
重,如何不出鄉得?若教稅不出州時,庶說稍均得!毕壬唬骸啊惒怀鲟l’,
只是古人一時間尋得這說,去防那一時之弊。而今耳里聞得,卻把做個大說話。
但只均稅錢,也未盡,須是更均稅物方得。且如福州納稅,一錢可以當這里十錢,
而今便須是更均那稅物。”又曰:“往在漳州,見有退稅者,不是一發退了;謂
如春退了稅後,秋又要退苗,卻不知別郡如何。然畢竟是名目多後,恁地。據某
說時,只教有田底便納米,有地底便納絹,只作兩鈔;官司亦只作一倉一場。如
此,百姓與官司皆無許多勞攘!庇衷唬骸叭暌环浗绶胶!庇衷唬骸霸
稹均田圖惜乎不見!今將他傳來考,只有兩疏,卻無那圖。然周世宗一見而喜之,
便欲行,想見那圖大段好。嘗見陸宣公奏議後面說那口分世業,其纖悉畢盡,古
人直是恁地用心!今人若見均田圖時,他只把作鄉司職事看了,定是不把作書讀。
今如何得有陸宣公樣秀才!”又曰:“林勛本政書每鄉開具若干字號田,田下注
人姓名,是以田為母,人為子,說得甚好!義剛
楊通老相見,論納米事。先生曰:“今日有一件事最不好:州縣多取於民,
監司知之當禁止,卻要分一分!此是何義理!”又論廣西鹽,曰:“其法亦不密。
如立定格,六斤不得過百錢,不知去海遠處,搬擔所費重。此乃許子之道。但當
任其所之,隨其所鄉,則其價自平。天下之事所以可權衡者,正謂輕重不同。乃
今一定其價,安得不弊!”又論汀寇止四十人,至調泉福建三州兵;臨境無寇,
須令汀守分析。先生曰:“才做從官不帶職出,便把這事做欠闕;見風吹草動,
便喜做事,不顧義理,只是簡利多害少者為之。今士大夫皆有此病!可學
嘗謂為政者當順五行,修五事,以安百姓。若曰賑濟於兇荒之馀,縱饒措置
得善,所惠者淺,終不濟事。道夫 (賑民。)
今賑濟之事,利七而害三,則當冒三分之害,而全七分之利。不然,必欲求
全,恐并與所謂利者失之矣!人杰
“余正甫說時,煞說得好,雖有智者為之計,亦不出於此。然所說救荒賑濟
之意固善,而上面取出之數,不節不可!敝鼻湓疲骸爸贫入m只是這個制度,用
之亦在其人。如糴米賑饑,此固是。但非其人,則做這事亦將有不及事之患!
曰:“然。”賀孫
賑濟之策,初且大綱;如抄人口之類,亦且待其抄來如何。如不實,有人訟,
然後或添或去,卻罪官吏。一細碎,便生病。屯田亦然,且理會大處。如薛士龍
輩皆有一定格子,細細碎碎,皆在我手,尚得。只一出使委人,如何了得!又此
等事,須是上下一心方行得。揚
直卿言:“辛幼安帥湖南,賑濟榜文祇用八字,曰:‘劫禾者斬!閉糶者配!’”
先生曰:“這便見得他有才。此八字,若做兩榜,便亂道!庇衷唬骸耙,只
是粗法!道夫
李壽翁啟請要移義倉放鄉下,令簿尉月巡之,丞三月一巡之。先生曰:“如
此,則丞、簿、尉只幹辦此事也不給,都無力及其他事矣。又月月官出擾鄉人一
番,也是行不得!贬岜怀懴鲁F椒ㄒ痪硐聛恚膊坏朗切械眯胁坏,只休
了。又有一官人,要令逐縣試過了,方得來就試。先生云:“且如福州十二縣,
今只一處弊;逐處試過,卻有十二處弊!”揚
今日莫備於役法,亦莫弊於役法。振 (役民。)
問:“差役、雇役孰便?”曰:“互有得失。而今所謂雇役便者,即謂不擾
稅人;然聚浮浪無根著之人在那里,又多害事。所謂差役便者,即謂稅人自顧藉
愛惜;然其為之者,多有破家蕩產之患。蓋緣既教他作衙前,少間庫廚都教他管,
便自備這物事,以供應官員,大有不便。祖宗時卻有坊場、河渡以補之,謂之
‘優重’也!夔孫
因論役法,曰:“差役法善。晁以道嘗有劄子,論差役有十利!僩
“彭仲剛子復作臺州臨?h,理會役法甚善。朝廷措置役法,看如何措置,
終是不公。且如鄉有寬狹,寬鄉富家多,狹鄉富家少;狹鄉富家靳靳自足,一被
應役,無不破家蕩產,極可憐憫!彭計一縣有幾鄉,鄉有闊狹,某鄉多富家,某
鄉少富家,卻中分富家,以畀兩鄉,令其均平。其有不均處,則隨其道里遠近分
割裨補,令其恰好,人甚便之!被蛟唬骸翱种氯嗽埂!痹唬骸安辉。蓋其公心
素有以信於民,民自樂之;雖非法令之所得為,然使民宜之,亦終不得而變也。
又有所在利於為保正,而不利於為保長者。蓋保長催稅,其擾極多。某在紹興,
有人訴不肯為保長,少間卻計會情愿做保正,某甚嘉之,以為舍易而就難。及詢
之土人,乃云保長難於保正。又有計會欲為保長者,蓋有所獲於其中。所在風俗
不同,看來只用倍法:若產錢滿若干,當為保正;外又計其馀產若干,當為保長;
若產錢倍多,則須兩番為保正。如此,則無爭。又,催稅之法,頃見崇安趙宰使
人俵由子,分為幾限,令百姓依限當廳來納,甚無擾。及過隆興,見帥司令諸邑
俵由子催稅,而責以十限?h但委之吏手,是時饑餓民甚苦之,恣為吏人乞覓。
或所少止七百,而限以十限,每限自用百錢與吏;或欲作一項輸納,吏又以違限
拒之;或所少不滿千錢,而趁限之錢,則已逾千矣。其擾不可言。所以做官難,
非通四方之風俗情偽,如何了得!”僩
李丈問:“保正可罷否?”曰:“這個如何罷得?但處之無擾可矣!痹唬
“此自王荊公始否?”曰:“保正自古有,但所管人戶數有限。今只論都,則人
數不等,然亦不干人數多寡。若無擾,雖所管千百家,亦不為勞苦;若重困之,
雖二十家亦不勝矣。”淳
因論保伍法,或曰:“此誠急務!痹唬骸肮淌。先王比閭保伍之法,便是
此法,都是從這里做起,所謂‘分數’是也。兵書云:‘御眾有多寡,分數是也!
看是統馭幾人,只是分數明,所以不亂。王介甫銳意欲行保伍法,以去天下坐食
之兵,不曾做得成。范仲達名如璋,太史之弟。為袁州萬載令,行得保伍極好。
自來言保伍法,無及之者。此人有心力,行得極整肅;雖有奸細,更無所容。每
有疑以無行止人,保伍不敢著,互相傳送至縣,縣驗其無他,方令傳送出境。訖
任滿,無一寇盜。頃張定叟知袁州,讬其訊問,則其法已亡,偶有一縣吏略記大
概!僩
某保甲草中所說縣郭四門外置隅官四人,此最緊要,蓋所以防衛縣郭以制變,
縣有官府、獄訟、倉庫之屬,須是四面有個防衛始得。一個隅官,須各管得十來
里方可;諸鄉則只置彈壓之類,而不復置隅官;默寓個大小相維之意於其間,又,
後面“子弟”一段,須是著意理會。這個子弟,真個要他用,非其他泛泛之比。
須是別有個拔擢旌賞以激勸之,乃可。此等事難處,須是理會教他整密無些罅縫,
方可。僩
“歸正人”,元是中原人,後陷於蕃而復歸中原,蓋自邪而歸於正也!皻w
明人”,元不是中原人,是徭洞之人來歸中原,蓋自暗而歸於明也。如西夏人歸
中國,亦謂之“歸明”。燾
◎論財
今朝廷之財賦不歸一,分成兩三項,所以財匱。且如諸路總領贍軍錢,凡諸
路財賦之入總領者,戶部不得而預也。其他則歸戶部,戶部又未盡得。凡天下之
好名色錢容易取者、多者,皆歸於內藏庫、封樁庫,惟留得名色極不好、極難
取者,乃歸戶部。故戶部所得者,皆是枷棒栲箠得來,所以戶部愈見匱乏。封
樁內藏,孝宗時銳意恢復,故愛惜此錢,不肯妄用。間欲支,則有司執奏,旋
悟而止。及至今日,則供浮費不復有矣。今之戶部、內藏,正如漢之大農、少府
錢。大農,則國家經常之費;少府,則人主之私錢。
今之戶部,但逐時了得些以支撥都下軍馬之類。如無,又借出內藏錢以充之。
凡天下財賦到,即分幾多入內庫,幾多入何處,幾多入戶部。王宣子為戶部時,
曾去理會。虞并甫不樂,罷黜之。揚
因致道說國家財用耗屈,某人曾記得,在朝文臣每月共支幾萬貫,武臣及內
侍等五六十萬貫。曰:“唐初節度使皆是臨陳對敵,平定禍亂,故得此官。今因
唐舊,而節度使之名不罷,皆安居暇食,安然受節度使之重祿,豈不是無謂!似
聞蔡京當國,曾欲罷之!賀孫
宗室俸給,一年多一年。骎骎四五十年後,何以當之?事極必有變。如宗室
生下,便有孤遺請給。初立此條,止為貧窮全無生活計者,那曾要得恁地泛及!
賀孫
因言宗室之盛,曰:“頃在漳州,因壽康登極恩,宗室重試出官,一日之間,
出官者凡六十馀人。州郡頓添許多俸給,幾無以支吾。朝廷不慮久遠,宗室日盛,
為州郡之患,今所以已有一二州郡倒了。緣宗室請受浩翰,直是孤遺多,且如一
人有十子,便用十分孤遺請受;有子孫多,則寧不肯出官。蓋出官,則其子孫孤
遺之俸皆止,而一官之俸,反不如孤遺眾分之多也。在法,宗室無依倚者,方得
請孤遺俸,有依倚者不得請。有依倚,謂其伯叔兄弟有官可以相依倚,而不至於
困乏。今則有伯叔兄弟為官者,反得憑勢以請孤遺之俸;而真孤遺無依倚者反艱
於請,以其無援,而州郡沮抑之也。不知當初立法如何煞有不公處!如宗室丁憂,
依舊請俸;宗室選人待闕,亦有俸給;恩亦太重矣。朝廷更不思久遠,他日為州
郡之害未涯也。如漢法:宗室惟天子之子,則裂土地而王之;其王之子,則嫡者
一人繼王,庶子則皆封侯;侯惟嫡子繼侯,而其諸子則皆無封。故數世之後,皆
與庶人無異,其勢無以自給,則不免躬農畝之事。如光武少年自販米,是也。漳
泉宗室最多。南外、西外,在彼宮中不能容,則皆出居於外。”因問西外、南外。
曰:“徽宗以宗室眾多,京師不能容,故令秦王位下子孫出居西京,謂之‘西外’;
太祖位下子孫出居南京,謂之‘南外’。及靖康之亂,遭虜人殺戮虜掠之馀,能
渡江自全者,高宗亦遣州郡收拾。於是皆分置福泉二州,依舊分太祖、秦王位下
而居之也。居於京師者,皆太宗以下子孫。太宗子孫是時世次未遠,皆有緦麻服,
故皆處於京師。而太宗以下,又自分兩等,濮園者尤親,蓋濮邸比那又爭兩從也。
濮園之親,所謂‘南班宗室’是也。近年如趙不流之屬皆是南班,其恩禮又優。
故濮園位下女事人者,其夫皆有官。”因言:“京師破時,黃唐傳為宗正官,以
宗室簿籍獻於虜,虜依簿搜索,無一人能逃匿者。又,徽宗淵圣諸子,皆是宦者
指名取索,亦無一人能免者,言之痛傷!虜人初破京城時,只見來索近上寵倖
用事底宦者數人;人莫測之,但疑其欲效此間置官,依傚宮闈間事耳。乃是呼
去問諸王諸公主所在,宮人有幾位,諸王有幾位,兩宮各有多少,并宮中寶玉之
藏各有幾所;抡咭灰宦曊f,略不敢隱。其有宮中秘藏寶玉之物,外人不得知者,
虜人皆來索取,皆是宦者教之也。方搜捕諸王宗室時,吳革獻議於孫傅,欲藏匿
淵圣之子,年十許歲,以續趙祀,而取外人一子狀貌年數相似者,殺之以獻虜,
云皇子出閤,為眾人爭奪蹂踐而死。孫傅不敢擔當,竟不敢為,只得兩手付之,
無一個骨肉能免者,可痛!”問:“吳革是時結連義兵,欲奪二圣,為范瓊誘殺
之。不知當時若從中起,能有濟否?”曰:“也做不得,大勢去矣!迸人云:
‘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豈不是如此?只這里才操縱少緩,其終便有此禍,可
不栗栗危懼!從古以來如此。如唐高祖太宗之子孫被武后殺盡,其間不絕如線。
唐明皇奔迸流離,其子孫皆餓死,中更幾番禍亂,殺戮無遺,哀哉!”卓
或論會子之弊。曰:“這物事輕了,是誘人入於死地。若是一片白紙,也直
一錢在。而今要革其弊,須是從頭理會方得!燾
或欲通銅錢出淮,先生深以為不然。云:“東南銅錢已是甚少,其壞之又多
端。私鑄銅器者,動整四五緡壞了。只某鄉間舊有此,想見別處更多。又有海舶
之泄,海船高大,多以貨物覆其上,其內盡載銅錢,轉之外國。朝廷雖設官禁,
那曾檢點得出!其不廉官吏反以此為利。又其一,則淮上透漏,監官點閱稅物,
但得多納幾錢,他不復問。銅錢過彼極有利,六七百文可得好絹一匹。若更不禁,
那個不要帶去?又聞入川中用,若放入川蜀,其透漏之路更多!賀孫
論淮西鐵錢交子,曰:“交子本是代錢,今朝廷只以紙視之。今須是銅錢交
子不得用於淮,鐵錢交子不得用於江南。又須江南官司置場,兌換銅錢交子,乃
可行耳。”人杰
“兩淮鐵錢交子,試就今不行處作個措置,不若禁行在會子不許過江,只專
令用交子。如淮人要過江買賣,江南須自有人停榻交子,便能換錢。又不若朝廷
捐數萬貫錢在江南收買交子,卻發過淮南,自可流通!北卮笤唬骸安辉S行在會
子過淮,此恐難禁!毕壬詾槿弧1卮笠蜓裕骸拌F錢之輕,亦緣積年鑄得多了,
又只用之淮上十馀郡,所以至此益賤!毕壬煅裕骸肮耪咧皇腔臍q方鑄錢。周
禮所謂‘國兇荒札喪,則市無征而作布’,既可因此以養饑民,又可以權物之重
輕。蓋古人錢闕,方鑄將來添。今淮上亦可且住鑄數歲,候少時卻鑄!贝文,
臣僚請罷舒蘄鼓鑄。必大
閩下四州鹽法分稅,上四州官賣。浙東紹興四州邊海亦合如閩下四州法,而
官賣之,故其法甚弊。揚
返
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