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良談翦伯贊
北京大學前副校長、歷史系主任、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翦伯贊同志被迫含冤而死,已經十四年了。二十年之前,他就任副校長;三十年之前,也就是1952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之后,翦老擔任了歷史系的主任。今天,我們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開這個學術紀念會,來紀念翦伯贊同志。
翦伯贊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早在三十年代,他就信仰馬克思主義,參加了共產黨。他是早期積極宣傳歷史唯物主義的革命者之一,也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來研究中國歷史的極少數馬克思主義史學家之一。解放前,翦老不僅研究歷史,而且以自己的行動,在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現代歷史篇章里,留下了革命的足跡。特別是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在黨的領導下,運用犀利的筆鋒,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歷史和現狀,對獨夫民賊蔣介石和倒行逆施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抨擊。當時翦伯贊同志在以歷史作為戰斗工具,使古為今用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
翦伯贊同志在主持歷史系系務的十幾年里,首先抓、經常抓的,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學習。他對同學講,對教師講,既講他學習經典著作的艱苦,又講他學習以后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歷史問題的甜頭。他堅信馬克思主義,而絕不僵化;他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而隨時代前進。他反對大漢族主義,反對輕視少數民族,但作為少數民族的一員,他卻從不忘記漢族在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作用,不斷反對以狹隘民族主義態度來研究和論述歷史,他反對空頭理論,看重史料的重要性,要求史料依據的確切可靠,但他更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統帥和指導作用,認為應當觀點與材料相結合。他自己的研究工作,就是不斷把觀點與史料很好地結合起來的過程。在這樣實踐的基礎之上,翦老進—步豐富、發展了他的史學思想,其成果就是《對處理若干歷史問題的初步意見》等一系列理論性文章。給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常常說的一個比喻。翦伯贊同志說,歷史史料如同散在地下的一大堆古錢,你必須要有一根繩子,才能把這些“孔方兄”串起來,而這個錢串子,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北大歷史系十七年里畢業了大量的學生。正是由于翦老的教導,他們一般都比較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因而在各種不同崗位上,能夠勝任工作,作出成績。
翦伯贊同志對于教學和研究的關系,主張二者相輔相成,不能偏廢。
958年以后,大學里不斷以群眾運動的方式搞教材,甚至讓沒有學過那門課程的學生來編那門教材,一門課的教材許多學校在編寫,反復在編寫。他對于這種現象,是有看法的。他主張教材編好以后應當實踐使用,穩定幾年。在這期間,抓緊重要問題的研究,等取得研究成果以后,回過頭來再修改教材。這樣作,重要問題才能得到突破,學科方能得到進步,教材才能真正得到提高。1959年,在翦伯贊同志積極支持之下,歷史系出版了發表師生研究成果的刊物《北大史學論叢》。他為這個刊物寫了(談談歷史研究和歷史教學的結合問題)一文。現在回想起來,他在“大躍進”的氣氛之中寫這樣的文章,是有其深刻含義的。在周揚同志領導的文科教材編寫組里,翦老自己主編的教材(中國史綱要),就是在歷史系同志們研究基礎之上所編成的。經過翦老精心指導,刻意琢磨,直到今天,這部書還是史論結合比較好、比較受歡迎的通史教材。
我系考古專業的設立,是翦老主持系務時采取的重大措施之一。院系調整前的北京大學,只有博物館專修科。1952年,在歷史系參加下,舉辦了考古訓練班。由于建國初期大規模的基本建設,真是出現了古人所謂“地不愛寶”的現象。從舊石器時代到明清時代,地下古物不斷發現,考古田野工作人才和研究人才的訓練培養,成為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翦老積極主張在系里開辦考古專業,也是新中國成立后大學里的第一個考古專業。我還記得,他當時為了給考古專業聘請教員,制定計劃,城里城外到處奔走,任勞任怨,煞費苦心。今天,我系考古專業已培養出幾百名畢業生,散布在全國各地的考古工作崗位上,有的還擔負著領導職務。考古專業之所以能為國家作出貢獻,飲水思源,不能忘記翦老的功績。
翦伯贊同志是研究中國歷史的。但是,作為系主任,他對于系里外國史的教學與研究,對于外國史方面人才的培養,同樣給予關心和重視。大學歷史系里成立世界史專業,北大是最早的一家,而這又是在翦老積極倡導、熱心支持推動之下實現的。五十年代末,不少學歷史的留學生從東歐各國回來,翦老主張儲備這些同志在系里。他認為這些同志暫時可能沒有課可教,不能發揮所長,但應當讓他們對所留學國家的歷史深入研究,準備以后各門國別史學科的發展。同樣,系里聘請外國專家所培養的人才,翦老也主張盡量保留,以推動和加強有關學科的教學與研究。不幸由于歷次運動的沖擊,他的主張沒有能實現。
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的創辦,也是和翦伯贊同志的支持與贊助分不開的。他不但代表歷史系和金燦然同志等積極籌備規劃,而且特為<光明日報)寫了題為(從北大古典文獻專業談到古籍整理問題)的文章。翦老指出,整理古典文獻這個工作:第一,與厚今薄古的方針不矛盾;第二,不是沒有思想性的純技術工作;第三,它本身就是科學研究。翦老的文章既正確地宣傳了這個新專業的目的性,又解除了社會上以及與這個專業有關的人們的思想顧慮,可以說是替古典文獻專業起了開宗明義、鳴鑼開道的作用。最近,國務院成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大力開展整理古典文獻的工作,又有一些大學開辦了這方面的專業。翦老二十多年以前提出的這三點,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說服力。翦老如果地下有知,一定會為粉碎“四人幫”,撥亂反正以后,文化學術界這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而歡欣鼓舞!
翦伯贊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卻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我們一定要學習他刻苦鉆研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革命意志,學習他堅持真理,勇于開創事業的戰斗精神。我們一定要繼承翦老遺志,實現他的種種設想,辦好歷史系,讓它在祖國四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該文為周一良先生在翦伯贊紀念大會上的講話,輯自張傳璽先生《翦伯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