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李清照及北宋后期其他詞人

第四節 后期其他詞人

  北宋后期,詞的創作已經成為文壇的普遍行為,眾多詞人都有大量詞作傳世,這與北宋前期詞人、詞作寥若晨星的創作現象形成鮮明對比。這林林總總的詞人與創作,在前文討論蘇軾詞風影響、大晟作風時,已經涉及許多。這一節選擇其余的成績斐然的作家,做一個集中介紹。

  一、宋徽宗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神宗第十一子。其兄哲宗早逝,無嗣,建中靖國元年(1101)佶以弟繼位;兆谠谖26年,建元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在位期間,政治上昏庸無能,重用奸佞小人,無端發動對外戰爭,將國家拖入水深火熱之中。生活方面荒淫奢靡,以天下之財富供一人之揮霍,導致國庫的空虛與國力的貧弱。最終招致了國家的滅亡。金兵入侵,徽宗匆匆內禪皇太子,被尊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靖康二年(1127)為金人所俘北上,在荒涼邊地度過了近十年的亡國之君的囚徒生活,紹興五年卒于五國城(今黑龍江省寧遠一帶),終年54歲;兆诤蟀肷洑v之凄慘也為其他亡國之君所無。

  從另一方面來看,徽宗又是一位天分極高的詩人和藝術家。他能詩能詞,有大量優秀詩詞傳世;他精通書法,自創“瘦金體”;他擅長繪畫,又工花鳥,存世畫跡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等;他熟諳音律,長于演奏,其他犬馬游樂之事也無不精擅。他平生著作極多,但無刊本行世,存詞只12首(《月上海棠》及《失調名》二首只剩殘句,不計)。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稱:“徽宗天才甚高,于詩文外,尤工長短句!

  前后期生活的巨大變化,使徽宗的作品明顯可以被俘為線分為兩期。除《眼兒媚》和《燕山亭》兩首為被俘之后的作品以外,其余十首全是被俘前所作。在這十首詞里,寫的全是表面承平的宮廷生活,內容不外是宴樂、祭饗與賞花等等。如《探春令》說:

  簾旌微動,峭寒天氣,龍池冰泮。杏花笑吐香猶淺,又還是、春將半。 清歌妙舞從頭按,等芳時開宴。記去年,對著東風,曾許不負鶯花愿。

詞寫宮廷賞春與飲宴生活!扒甯杳钗琛敝校瑫r光過得非?,從“峭寒天氣”的初春到“杏花笑吐”的春半,詞人日日笙歌,夜夜歌舞。結尾將時光回溯到“去年”,去年的日子也是過得如此優游歡快,并約定今年春來時的“不負鶯花愿”。如今,得以償愿?梢,徽宗年年、日日都是過著這樣歌舞升平的生活。詞中帝王的尊崇與富貴情態卻表現得不多,全詞仍較為清麗。這是徽宗寫作之際的高明處。其中“杏花笑吐香猶淺”不失為頗有詩意的佳句。

  這類點綴升平、寫歡歌曼舞的作品中,涉及到北宋后期的一些社會現象,如寫都市的繁華、節日的喧鬧等,可與前文大晟詞人的詞作對照閱讀。其《聲聲慢》寫春日景象,下闋說:“觸處笙歌鼎沸,香韉趁,雕輪隱隱輕雷。萬家簾幕,千步錦繡相挨。銀蟾皓月如畫,共乘歡、爭忍歸來。疏鐘斷,聽行歌、猶在禁街。”徽宗真的是昏聵地認為自己治下乃太平盛世,所以才越發肆無忌憚地享受起來。

  前期詞中,也有意境比較清幽、洗脫喧嘩者。宣和七年(1125)冬,因金兵入侵而匆匆出逃,途經亳州,作《臨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詞,說:

  過水穿山前去也,吟詩約句千余;床ê赜晔枋。煙籠灘上鷺,人買就船魚。 古寺幽房權且住,夜深宿在僧居。夢魂驚起轉嗟吁。愁牽心上慮,和淚寫回書。

詞寫去亳州旅途的感受。當一個終年生活在九重深宮的皇帝走出皇宮,走出汴京以后,呈現在他眼前的是壯麗開闊、優美如畫的自然世界。作為一個有藝術感受的詩人,他也止不住詩興大作了:“過水穿山前去也,吟詩約句千余!痹趧撟魃,他從來沒有象這一次這樣獲得巨大豐收。“煙籠灘上鷺,人買就船魚”,這樣的詩句即使放到唐宋詩人、詞人作品之中,也該是上乘的名句。下片寫夜宿僧房的感慨!俺顮啃纳蠎],和淚寫回書”,幾乎同常人一般,在“僧居”、“幽房”里憂愁下淚。這時候的徽宗已經知道愁苦為何物,世事艱難的體會,使這位皇帝和常人之間的距離縮短了。

  徽宗流傳最廣的作品則是被俘北去以后之所寫的《眼兒媚》和《燕山亭》。由無上尊貴的帝王淪落為任人宰割的囚徒,生活環境的變化過于巨大,其凄苦怨愁的體驗也就不同于常人!堆蹆好摹穼懹跂|北荒涼的流放途中,風格與以前的作品迥然不同: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屏,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

詞人只能凄涼無告地回味著昔日“玉京”的帝王家“繁華”生活,當年“瓊林玉屏,朝喧弦管,暮列笙琶”的景象恍如一夢,已經永遠離詞人而去。如今人去蕭索,萬里胡沙,“家山”難覓。詞人在悲苦的羌笛《梅花》怨曲聲中,煎熬著痛苦的時光。這與前期的生活實在有天壤之別。這樣的詞,很近似李煜亡國被俘后所寫的《虞美人》和《浪淘沙》。

  寫亡國愁苦與囚徒凄怨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窮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這首詞是詠杏花的,作于詞人被俘北上途中。詞人借盛開之后便不得不凋零的杏花,寄寓了自己國破家亡的哀思,以及對故國的凄苦追戀。上片前六句用擬人手法極寫杏花無比艷麗,筆觸輕靈濃艷。詞人先將杏花比喻作神仙女子,盛開時冰清玉潔,靚妝艷香。這令人聯想起趙佶在位時的無限風光。很快的,杏花遭受風吹雨打,春暮季節,凋零而去,這又是詞人目前悲苦處境的寫照。后五句筆鋒頓轉,寫杏花的凋零,實際也就是北宋王朝的零落殘敗!盁o窮風雨”不只是大自然的風雨,也是政治上的驟雨狂風!俺羁唷、“凄涼”、“春暮”,哽咽之聲不斷,是不折不扣的亡國哀吟。下片便直接轉為對故國的思戀。換頭以“憑寄離恨重重”承上啟下。作者先把“離恨”托付給“雙燕”,想借它們那不受拘囚的雙翼載走這深沉的故國之思。然而,第一,它們不“會人言語”,無法表達;第二,“天遙地遠,萬水千山”,它們無法知道“故宮何處”。從“怎不思量”到結尾是第二層,在令人絕望與無可奈何之際,作者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夢中。但可悲的是,近來連做夢的機會都不可得,借助夢魂歸國的希望也完全破滅了。此詞寫得紆徐曲折,沉郁頓挫,全由肺腑而發,故千百年讀后,仍有感人的藝術力量。王國維說:“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略似之! 梁啟勛《詞學》下篇也評曰:“下半闋愈含忍,愈聞哽咽之聲,極蘊藉之能事。”

  二、陳師道

  陳師道(1052-1102),字無己(一字履常),號后山,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早年從曾鞏學文,后見知于蘇軾,名列“蘇門六君子”。元祐初,經蘇軾等人推薦,起為徐州教授,改教授潁州。罷歸。元符三年(1100)召為秘書省正字。存詞49首。

  陳師道是個苦吟詩人。平時出行,偶有詩的感受,便匆忙歸家擁被而臥,苦思冥搜,呻吟之聲如重病患者,甚至累日而后起。當時流傳兩句話說:“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詞林紀事》卷六引)他這種苦吟精神不能不影響到他的詞,所以王灼在《碧雞漫志》卷二中說:“陳無己所作數十首,號曰語業,妙處如其詩。但用意太深,有時僻澀!边@樣的優點和缺點,在詞中均體現得比較充分。如《菩薩蠻·七夕》:

  行云過盡星河爛,爐煙未斷蛛絲滿。想得兩眉顰,停針憶遠人。 河橋知有路,不解留郎住。天上隔年期,人間長別離。

詞與秦觀《鵲橋仙》內容相同,但構思與藝術手法則相去甚遠。秦觀寫的是牛郎織女之間純真的愛情,寄寓了作者不落塵俗的戀愛觀。詞里有和諧的畫面和優美的意境,是一首虛實兼到、情景交融的抒情詞。而陳師道的《菩薩蠻》則有所不同,詞中的“七夕”只不過是一個遙遠的背景,只是觸發詞中“停針憶遠人”的一個契機而已。“七夕”,主要是被用來貶斥人間的不幸:“天上隔年期,人間長別離。”盡管天上的牛郎、織女被分隔在銀河兩岸,但他們還可以隔年相會一次,而人間卻連“隔年期”都難以得到。全詞以抒情為主,幾乎沒有什么景物的描寫。風格近似其詩,感情寓于理智的分析和判斷之中。但是他的《清平樂》卻頗有韻味:

  秋光燭地,簾幕生秋意。露葉翻風驚鵲墜,暗落青林紅子。 微行聲斷長廊,熏爐衾換生香。滅燭卻延明月,攬衣怯怯微涼。

這首詞寫秋日來臨的感受。詞人的體驗非常細膩,秋光銀燭,“露葉翻風”,“青林紅子”,色彩暗淡,景物蕭條,處處透露出冷落凄寒的秋意。詞人徘徊于“長廊”,感受著無眠的秋夜,情緒略現低沉。全詞將“悲秋”之意淡淡說出,情意深婉。但詞人用筆力戒輕熟,意象翻新,仍以拗峭驚警見長,與其“苦吟”詩風相通,頗能代表他的詞風。

  三、魏夫人

  魏夫人,名玩,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人,魏泰之姊,曾布之妻,曾鞏之嫂;兆跁r曾布為相,她被封魯國夫人,故以魏夫人稱之。博涉群書,工詩。朱熹曾說:“本朝婦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保ā吨熳诱Z類》卷一百四十)存其詞14首,有《魯國夫人詞》。以《菩薩蠻》最為著稱:

  溪山掩映斜陽里,樓臺影動鴛鴦起。隔岸兩三家,出墻紅杏花。 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

  紅樓斜倚連溪曲,樓頭溪水凝寒玉。蕩漾木蘭船,船中人少年。 荷花嬌欲語,笑入鴛鴦浦。波上瞑煙低,菱歌月下歸。

第一首詞寫女主人公每天去溪邊遙望“離人”歸來:“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這溪邊柳下,也就是當年送別遠行人的地方。然而,她不僅朝朝失望,月月失望,甚至年年失望了:“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薄叭辍痹诠糯⒉皇谴_數,乃泛指多次之意。盡管如此,這位婦女的內心仍充滿柔情:“溪山掩映斜陽里,樓臺影動鴛鴦起。”這兩句很富詩情:遠山與清溪掩映在斜陽之中,樓臺倒影在溪水中而微微蕩漾,其間有成對飛起的鴛鴦。“隔岸兩三家,出墻紅杏花”又饒有畫意:隔岸錯落有致的“人家”的點綴,“出墻紅杏”色彩的重筆渲染,使畫面顯得有層次有生活情趣。作為一個女詞人,魏夫人的感受是細膩的,捕捉形象的能力也是很強的。在這樣秀美的風光中虛度年華,苦苦等待著戀人的歸來,女子所承受的精神折磨要更深入一層。

  后一首寫蕩舟清溪,直到鴛鴦之浦,入夜,才唱著菱歌,沐浴著月色返程,頗有江南民歌的余韻。這仿佛是一次蕩舟嬉游,又仿佛是水鄉的一次采蓮勞動。南朝以來的民歌中,早就賦予“采蓮”以特定的情愛意義!吧彙敝C音“憐”,有愛憐之意。在南國水鄉的柔波里,似乎又蕩漾著青年男女的喜悅與情愛,含蓄而耐人尋味。芳香的“木蘭船”,俊美的“人少年”,嬌艷的“荷花”,動聽的“菱歌”,以及“鴛鴦浦”地名的暗示,都透露出情歌的氣息。這是女詞人有意識地模仿民歌所寫的一首生動活潑的情詩。對于封建時代的女性來說,敢于追求情愛且形諸筆墨,就已經具有了非凡的勇氣。

  魏夫人存詞不多,但值得吟玩的作品卻為數不少。魏夫人在詞中所體現的心態,與男性詞人為女子“代言”者相去甚遠。這里,不是對一位男性戀人的念念不舍,不是迷醉于男子的風流才貌,而是作為一位封建社會的弱女子的特有悲哀。如《定風波》說:

  不是無心惜落花,落花無意戀春華。昨日盈盈枝上笑,誰道,今朝吹去落誰家? 把酒臨風千種恨。難問。夢回云散見無涯,妙舞清歌誰是主?回顧。高城不見夕陽斜。

這首詞借落花為喻,以花喻人,妙想天成。上片寫落花,是從閨中人的眼光出發。“落花”的隨風吹去,無端飄零,預示著佳人紅顏老去,卻又無可奈何。這是一種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悲苦。下片寫佳人。懷著青春流逝的焦慮,佳人“把酒臨風”。現實中,佳人命運如同“落花”,無人憐惜,在寂寞中凋謝。所以,只有在夢中方有所回味,“夢回云散”時,舊情無覓!懊钗枨甯枵l是主”,女子一生只能依托于人,詞中女主人公又不知能向誰托付終身。這是那個社會女子身世不由自主的悲劇。上下片人花相映,同病相憐,皆因時光的無情,世人的冷漠,知音的難覓。這才是古代女子的心里話。與李清照相比,魏夫人的創作要含蓄委婉了許多,畢竟有受宰相夫人身份制約的地方。然而,詞中頑強突破重重束縛,堅定地透露出來的“情思”,表現出古代婦女的執著情愛追求,依然難能可貴。

  魏夫人寫得最為出色的還是“別情”詞。它能夠傳達出女子特有的細膩、敏感。除上述《菩薩蠻》以外,又有《點絳唇》:

  波上清風,畫船明月人歸后。漸消殘酒,獨處憑欄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煙疏柳,隱隱蕪城漏。

人生聚散匆匆的憾恨,集中到這首詞中。清風、明月、畫船,本來應該是賞心悅目的。但是,詞人所面對的卻是難堪的別離,秀美的景色反而更加招惹離人的愁苦。所謂“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樂”。所以,“人歸后”,在孤獨中消磨光陰的詞人只能以酒消愁,百無聊賴。當“殘酒”消盡,“獨處憑欄”的寂寞將再次淹沒詞人。周圍的景物雖清新秀麗,糾纏主人公的愁思因此卻永遠拂之不去。下片就轉為直接的愁緒抒發。“此恨年年有”,擴展了時間與空間,將今日所遭受的別離之苦與曾經所遭受的及即將要忍受的折磨聯系了起來。以“淡煙疏柳”之景語與“隱隱蕪城漏”的聲響做結,將人生不如意時的愁苦含蓄委婉地表達了出來。“淡煙”迷蒙,“疏柳”依依,“蕪城漏”斷聲隱隱傳來耳際,蓄積得越來越多的愁緒也彌漫在景物與空氣之中,無處不在。詞人真正無法躲避這種離思的折磨了。

  魏夫人的成就顯然遠不及李清照,與宋代另一位著名女詞人朱淑真相比較也還是有所欠缺。她既沒有李清照這樣獨特的個性與生活的波折起伏,也沒有朱淑真那樣慘痛欲絕的個人經歷,才華也不如她們兩人。但是,在中國古代女詩人詞人當中,她和她的詞仍應占有較為突出的位置。在此以前,很少有女詩人或女詞人能象她那樣留下眾多的作品,也很少有人能象她那樣,比較廣泛地反映出閨閣婦女的生活內容與內心感受,在藝術上,詩意的追求,畫面的構筑,色彩的涂抹,音節的變化,在自然之中可見匠心獨運。毫無疑問,魏夫人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女詞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評云:“魏夫人詞筆頗有超邁處,雖非易安之敵,亦未易才也!

  四、謝逸

  謝逸(?-1113),字無逸,號溪堂,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少孤,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未考中。遂絕意仕進,終身隱居。以詩文自娛,與其弟并稱“二謝”,名列《江西詩社宗派圖》。南宋劉克莊慨嘆“其高節亦不可及”(《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五)。有《溪堂詞》,存詞六十多首。
謝逸詞遠承花間的艷麗,又兼有晏、歐之婉柔,標致雋永,輕倩可人,名篇甚多,在北宋后期詞壇獨樹一幟。如《蝶戀花》:

  豆蔻梢頭春色淺。新試紗衣,拂袖東風軟。紅日三竿簾幕卷,畫樓影里雙飛燕。 攏鬢步搖青玉碾,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顫。獨倚欄干凝望遠,一川煙草平如剪。

詞里有新春的景色,但這只不過是舞臺的背景。詞的重點在于寫人,這個人是“豆蔻梢頭”的少女。杜牧《贈別二首》中有“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之句。詞中的“豆蔻梢頭”一語雙關,既指新春,又指少女。這個少女的形象是很鮮明的:她試著紗衣,拂動著衣袖,到“紅日三竿”之后,卷起簾幕,忽然看見畫樓影中有燕子雙雙飛過,于是引起了她的孤獨之感。下片寫少女的裝飾,不僅有步搖、玉碾,而且還插著獨出心裁的花枝,引得蜂兒向頭上撲來。如花似玉的少女,倚欄遙望,心也隨著一川煙草飛向遠方了。這種情感寫得很委婉,很含蓄。這一特點,與前面晏殊《破陣子》、《山亭柳》相比較,則更加鮮明了。這首詞很象是一幅工筆的簪花仕女圖,既秾艷,又柔婉。

  再看他的《千秋歲》:

  楝花飄砌,蔌蔌清香細。梅雨過,蘋風起。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蜜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修竹畔,疏簾里。歌余塵拂扇,舞罷風掀袂。人散后,一鉤淡月天如水。

詞里寫的是一種“幽恨”與“蜜意”,這種情意是那樣綿長、執著,直至無人可以敘寫,無法可以解脫。歌,不能消除;舞,不能驅散。特別是酒闌人散之后,在“一鉤淡月天如水”的畫境中,更加使人感到空虛和寂寞。情寓景中,耐人咀嚼!掇@詞選》評論說:“筆墨瀟灑,自饒一種幽俊之致。”

  流傳最廣的是他的《江城子》:

  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颺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 夕陽樓外晚煙籠。粉香融,淡眉峰。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詞寫千里懷人,情意纏綿。杏花春水,村館酒旗,綠柳陰濃,野渡舟橫,自是一派春機。鄉野的淳樸,景色的秀麗,環境的清幽,已經在一幅幅雋美的風景畫面上展現。但詞人卻心向江南,懷人而生無限悵惘。情景的抒寫中,自然融入唐人詩意,淡遠高雅。下片回憶意中人,寄希望于共賞“素光”,以了此深微的心愿。平實寫來,搖曳生姿。結拍三句,尤覺雋妙:“只有關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清新蘊藉,婉轉多姿!拔壹某钚呐c明月”,普照千里的明月將兩地相思戀人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據《復齋漫錄》載:“無逸嘗于黃州關山杏花村館驛題《江神子》詞,過者必索筆于館卒,卒頗以為苦,因以泥涂之!保ā盾嫦獫O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三)可見當年此詞之受人愛賞了。


  北宋后期文人填詞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文學創作現象,許多作家都有數量可觀的作品傳世,在內容與藝術上也有獨到之處。這里,既有群體的創作影響,也有個體的自主行為。這與北宋前期詞人的偶爾為之大相徑庭。這些星羅棋布的詞人,共同構成了詞壇繁榮似錦的盛況。這里只是擇其要而介紹之,以窺北宋后期詞壇的概貌。


回目錄 下一頁

web@guoxue.com    webmaster@guoxue.com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狠狠色婷婷综合天天久久丁香|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色先锋资源久久综合5566|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天天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m|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88|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色综合伊人色综合网站| 麻豆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天天欲色成人综合网站|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站中国| 久久久亚洲裙底偷窥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在线| 色综合婷婷在线观看66|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777|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