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首頁
| 新書一覽
| 書業(yè)新聞
| 網(wǎng)上校書
| 一瓣書香
| 聯(lián)系出版 |
張儀又惡陳軫于秦王 【提要】 張儀有時(shí)扮演的角色很不光彩,他時(shí)常喜歡玩弄些陰謀詭計(jì)。聰明過分,就顯得奸詐,如何對付這些智商很高、富有心計(jì)的人物,確有一番學(xué)問。看看陳軫(著名辯士,初在秦國作官,后離秦去了楚國)是如何對付張儀對他在背后的誹謗的。 【原文】 張儀又惡陳軫于秦王,曰:“軫馳走楚、秦之間,今楚不加善秦而善軫,然則是軫自為而不為國也。且軫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聽乎?” 王謂陳軫曰:“吾聞子欲去秦而之楚,信乎?”陳軫曰:“然。”王曰:“儀之言果信也。”曰:“非獨(dú)儀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曰:‘孝己愛其親,天下欲以為子;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為臣。賣仆妾售乎閭巷者,良仆妾也;出婦嫁鄉(xiāng)曲者,良婦也。’吾不忠于君,楚亦何以軫為忠乎?忠且見棄,吾不之楚,何適乎?”秦王曰:“善。”乃止之也。 【譯文】 張儀又在秦王前面誹謗陳軫說:“陳軫奔走于楚、秦之間,但現(xiàn)在楚國不見得對秦友好,反而卻和陳軫的關(guān)系非常親密。如此看來,陳軫一切舉動都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秦國。況且陳軫又企圖背叛秦國而投奔楚國,大王為什么不明察此事呢?” 于是秦王就問陳軫說:“我聽人說你準(zhǔn)備背秦而去楚國,有這回事嗎?”陳軫回答說:“有這回事。”秦王有點(diǎn)生氣地說:“那么張儀所說的話是真的了?”陳軫回答:“何止張儀知道這件事,就連路人也知道這件事!常言道:‘由于孝已(著名孝子,殷高宗之子)孝順?biāo)母改福蚨煜赂改付枷M⒁炎鲎约旱膬鹤樱挥捎谖樽玉阒矣谒木跻蚨煜碌木醵枷M樽玉阕髯约旱拇蟪肌Yu仆妾時(shí)如果能賣到本鄉(xiāng),那就證明是一位好仆妾;被休的妻子如果能改嫁到本鄉(xiāng),那就證明他是一位好妻子。’如果我不忠君愛國,忠誠于秦王,那么楚王又怎么要我做他的大臣呢?忠心耿耿尚且被遺棄、被放逐,我不去楚國又去哪里呢?”秦王感動地說:“賢卿言之有理。”于是就把陳軫挽留下來。 【評析】 “謠言止于智者”,陳軫沒有在秦王面前直接指出張儀是小人,是在造謠,而是迂回曲折的講了許多民間流傳的諺語,以說反語的方式打消了秦王的猜忌,使張儀的讒言不攻自破。如果陳軫一開始就指責(zé)張儀,那么效果反而不好,給人一種犯錯(cuò)之后為自己推卸責(zé)任、辯護(hù)的感覺,倒會加重他人的疑心,而如果先是主動承認(rèn)讒言是對的,他要去楚國,然后再說出去楚國的復(fù)雜緣由來,揭示出與他人所說的讒言的本質(zhì)不同之處,這樣就會消釋他人的敵意和誤解,并且顯示出自己的光明磊落出來。 陳軫“欲擒故縱”、先順著對方的話語展開然后反戈一擊的辯解技巧,實(shí)在高明,令人折服。 |
國學(xué)網(wǎng)站,版權(quán)專有;引用轉(zhuǎn)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quán)。
web@guoxue.com
web@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