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趙靖
-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本系統整理我國傳統經濟思想和近代經濟思想的專著。全書依據經濟學科在中國發生、發展的特點,分上下兩篇概述了幾千年來我國在經濟領域中有過的歷史成就。上篇按“富國之學”的思想、學說體系,展示了傳統經濟思想的主要成就;下篇按“發展之學”的體系,對鴉片戰爭后圍繞發展問題進行的探索、思考及由此而形成的發展方案和理論進行了闡說。全書資料豐富,史實準確,立論穩妥,脈絡清楚。
- 導 言
- 上 篇 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主要成就
- 第一章 傳統經濟思想的主要特點
第一節 中國傳統經濟思想是中國固有的經濟思想
第二節 傳統經濟思想成長和發育的社會經濟條件
第三節 國家政權在經濟發展和經濟思想發展中的作用
第四節 傳統經濟思想形成和發育的文化背景
第五節 傳統經濟思想的幾大“要旨”
- 第二章 富國之學--傳統經濟思想主要的理論形式
第一節 “求富”--傳統經濟思想的基本出發點
第二節 富國和富民
第三節 富家和治生
第四節 富國之學和治生之學
- 第三章 強本節用--富國的基本途徑
第一節 農與“本”
第二節 強本論
第三節 消極的節用論
第四節 積極的節用論
第五節 對節用論的歧議
- 第四章 富國和分工--關于本末關系問題的爭論
第一節 分工和自然經濟的矛盾與重本抑末論
第二節 重本抑末論成為禁錮性的教條
第三節 早期的肯定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的觀點
第四節 重本抑末論的反對論
- 第五章 富和均--傳統經濟思想中的兩個互相聯結著的課題
第一節 傳統經濟思想關于“均”的概念
第二節 均富論
第三節 均入論
第四節 均土地論
- 第六章 貨幣對實現富和均的作用
第一節 傳統貨幣思想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 貶值和反貶值主張的斗爭
第三節 國家壟斷貨幣發行權的思想
第四節 對紙幣的認識
第五節 關于貨幣問題的其他思想觀點
- 第七章 賦役對實現富和均的作用
第一節 賦稅和徭役是社會經濟的沉重負擔
第二節 傳統賦稅思想的主流--輕稅論
第三節 同輕稅論相歧異的賦稅觀點
第四節 徭役論
- 第八章 人口與富國--庶富關系論
第一節 人口問題是傳統經濟思想重視的問題之一
第二節 求庶論--傳統人口思想的主流
第三節 求庶論的反對論
第四節 其他人口思想
- 第九章 富國論和國家政權的經濟作用
第一節 兩種對立的觀點
第二節 輕重論
第三節 善因論
第四節 輕重論和善因論在后代的發展變化
- 第十章 體現傳統經濟思想要求的兩種理想社會制度模式
第一節 傳統經濟思想關于社會制度目標的理想
第二節 小康--爭取實現的目標模式
第三節 大同--最高的或終極的理想社會目標
第四節 中國古代的其他理想社會模式
- 下 篇 1840年后經濟學領域的新探索
- 第十一章 傳統經濟思想的沒落和經濟學的新任務
第一節 1840年后中國局勢的急遽變化
第二節 發展問題是中國近、現代的根本經濟問題
第三節 發展問題的兩個方面
- 第十二章 從“商為國本”到“實業救國”
第一節 “商為國本”論--中國近代發展思想的最早的形式
第二節 發展思想和反發展思想的斗爭
第三節 從“工居商先”到“以工立國”
第四節 “振興實業”和“實業救國”
- 第十三章 中國工業化的意義和道路
第一節 振興實業和國家工業化
第二節 中國工業化的兩個早期的方案
第三節 關于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探討和爭論
第四節 關于工業化的經濟條件的分析
- 第十四章 土地制度和農業發展之路
第一節 農業和農村發展問題的重要性
第二節 關于農業發展途徑的探討
第三節 土地制度問題是農村問題的中心
第四節 關于農業發展的其他思想
- 第十五章 經濟發展和貨幣制度的改革
第一節 近代貨幣思想的發展趨向
第二節 傳統貨幣思想的沒落
第三節 關于中國貨幣本位制的探討
第四節 實行紙幣流通制度的設想
- 第十六章 人口問題和經濟發展
第一節 人口問題的尖銳化及其癥結
第二節 傳統人口過剩思想的最極端表現
第三節 人口問題同發展問題的結合
第四節 馬爾薩斯人口論在中國的流行及其反對論
- 第十七章 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
第一節 對閉關主義的早期非議
第二節 從“中外通”到“開放主義”
第三節 開放主義與中國的改革和發展
第四節 對外開放和國家主權
- 第十八章 關于經濟發展的目標模式問題
第一節 按照西方國家的面貌改造和發展中國的模式
第二節 對西方模式的懷疑和大同理想的出現
第三節 民生主義的經濟發展模式
第四節 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發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