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201520152105.com
首頁 | 新書一覽 | 書業(yè)新聞 | 網(wǎng)上校書 | 一瓣書香 | 聯(lián)系出版

范子燁  著

中古文人生活研究



出版者:山東教育出版社(濟南市緯一路321號 郵編:250001)
電話:(0531)2023919
傳真:(0531)2050104
網(wǎng)址:http://www.sjs.com.cn
發(fā)行者:山東教育出版社
印刷:山東人民印刷廠
版次:2001年7月第1版
2001年7月第1次印刷
印數(shù):1-2000
規(guī)格:850mm×1168mm 32開本
印張:18.5印張
插頁:2插頁
字數(shù):417千字
書號:ISBN 7-5328-3383-6/G·3052
定價:20.70元

 

 

 

 

 目 錄  

上篇 從形骨到神明:人物品藻及其文化意蘊

引言
第一章 東漢、三國時代的人物品藻
  一、東漢的人物品藻
(一)清議之風與人物品藻
(二)許、郭之學與人物品藻
  二、三國時代的人物品藻
(一)吳國與蜀國的人物品藻
(二)曹魏的人物品藻
  三、人倫識鑒:品藻的品藻
(一)對樂于鑒識人物者的推重
(二)“有人倫鑒識”的具體表現(xiàn)
(三)“理鑒”與“神鑒”
第二章 人物品藻的方式與方法
  一、名號稱謂與事數(shù)標榜
(一)名號稱謂
(二)事數(shù)標榜
  二、歌謠諺語和文章著作
(一)歌謠諺語
(二)文章著作
  三、人物品藻的若干具體方法
(一)直接評論的方法
(二)間接比較的方法
(三)題目人物“比興之體”
第三章 人物品藻的標準及其所反映的審美觀念
  一、“容止”:人物的容貌和動作
(一)中古士人崇尚“容止”風氣的開端
(二)從“形”到“神”以及“容止”品藻的唯美主義傾向
(三)南朝士人對“容止”之美的崇尚
(四)中古士人“容止”的女性化傾向
  二、“雅量”:一種文化品格
(一)能藏能斂,情感深蘊
(二)脫略榮辱,善于忍耐
(三)面對險象,處之泰然
(四)直面生死,無憂無懼
(五)情懷真率,無累于物
  三、“簡”:一種審美觀念
(一)尚“簡”審美觀念的歷史淵源
(二)尚“簡”審美觀念的具體表現(xiàn)
(三)尚“簡”審美觀念與中古文學理論的關(guān)系

中篇 從黃金到土泥:名士清談及其歷史時代

第四章 清談的歷史還原
  一、清談的起源與分期
(一)清談的起源
(二)清談的分期
(三)南朝之清談
  二、“清談”詞義考
(一)“清談”的語文學溯源
(二)“清談”的多義性
  三、清談之方式
(一) 口談與筆談
(二) 口談的場所:公座·私座·大自然
(三) 口談的基本模式
(四) 口談與佛家“講經(jīng)之制”
(五) 口談的音調(diào)
(六) 口談之“番數(shù)”
(七) 口談中的“通”
(八) 口談的美境
  四、麈尾:清談家的風流雅器
(一) 麈與麈尾
(二) 麈尾的源流
(三) 麈尾的種類與形制
(四) 麈尾與清談名士
(五) 麈尾與中古名僧
(六) 麈尾與維摩詰
(七) 附說:如意與清談
第五章 清談與中古辯風
  一、漢魏之際:中古辯風的開端
(一)漢魏之際:中古辯風的開端
(二)漢末、三國朝代的辯風
(三)劉邵的辯學理論:《人物志·材理》
  二、兩晉和南朝:中古辯風的深化
(一) 兩晉時代的辯風
(二) 南朝的辯風
第六章 清談中的玄學內(nèi)容和言語游戲
  一、“三玄”之學以及與玄學有關(guān)的若干主題
(一)“圣人有情否?”
(二)“何以正善人少,惡人多?”
  二、嘲戲:清談中的言語游戲
(一)嘲戲的起源
(二)晉代士林的嘲戲之風
(三)矛盾與悖論:對于嘲戲的總體認識

下篇 從個體到群體:中古文人生活的若干“原生態(tài)”

第七章 “殊聲而合響,異翮而同飛”:嵇康和阮籍的
            游仙思想與詩歌創(chuàng)作
  一、入世·隱逸·游仙:嵇、阮的思想歷程與游仙思想的現(xiàn)實基礎(chǔ)
(一) 從現(xiàn)實到隱逸
(二) 從隱逸到游仙
  二、嵇、阮游仙思想的文化背景
(一) “澤雉雖饑,不愿園林”——精神自由與游仙意識
(二) “思欲登仙,以濟不朽”——宇宙生命與游仙意識
(三) “至人遠鑒,歸之自然”——理想人格與游仙意識
(四) “長與俗人別,誰能睹基蹤”——脫俗之美與游仙意識
  三、“縱橫詩筆見高情”——嵇、阮詩歌的抒情境界與游仙思想
(一) “阮旨遙深”:阮籍的游仙詩
(二) “嵇志清峻”:嵇康的游仙詩
第八章 “香”與“味”:《世說新語》的語言和人物
  一、《世說新語》的語言
(一) “‘質(zhì)勝’之文”:《世說新語》語言的時代風格
(二) “楂、梨、桔、柚,各有其美”:《世說新語》語言的審美風格
(三) “小說書袋子”:《世說新語》的用典和語言的詩化
  二、《世說新語》的人物
(一) “芝蘭玉樹”:《世說新語》中的男孩群像
(二) “林下風氣”:《世說新語》塑造的魏晉新女性
第九章 永恒的悲美:中古文人的“傷逝”情結(jié)與挽歌習俗
  一、中古文人的“傷逝”情結(jié)
(一) “傷逝”情結(jié)的時代背景
(二) “傷逝”情結(jié)例析
(三) “傷逝”情結(jié)與士人深情
  二、中古時代的挽歌與挽歌習俗
(一) 挽歌的起源與發(fā)展
(二) 挽歌盛行的文化背景
(三) 挽歌詩及其悲哀情調(diào)
第十章 音樂與詩的凝聚:中古文人的嘯
  一、嘯的音樂特點
(一) 嘯的音理機制
(二) 嘯的風制面貌
(三) 嘯的藝術(shù)特點
(四) 嘯的具體方法
(五) “長嘯”·“吟嘯”·“嘯歌”
  二、嘯的歷史發(fā)展
(一) 先秦時代的嘯
(二) 東漢、三國時代的嘯
(三) 阮籍之嘯及其歷史回聲
  三、嘯的文化特質(zhì)
(一)嘯的理性特質(zhì)
(二)嘯和以自然為美的藝術(shù)觀念
(三)嘯與自然界
  四、嘯與道教、神仙
(一)道徒之嘯與養(yǎng)生之功:嘯與道教
(二)從人之聲到神之音:嘯與神仙
  五、多重象征:嘯的文學意象
(一)瀟灑不羈的人格風韻
(二)歸隱避世的情志及與自然風物的契合
(三)慷慨激昂、奮發(fā)向上的壯志豪情
(四)心靈的隱憂與追求和靈魂的苦悶與悲愴
參考書目
參考文目
后記


                 

   

國學網(wǎng)站,版權(quán)專有;引用轉(zhuǎn)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quán)。
web@guoxue.com web@guoxue.com 010-629178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五月| 婷婷成人丁香五月综合激情|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1|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一本色道久久鬼综合88|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天堂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ak|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