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字里面有學(xué)問
《說文解字》:“雞, 知時畜也?!薄队衿芬舱f:“雞, 知時鳥?!?古代農(nóng)耕社會, 尋常百姓家沒有計(jì)時器, 也許正是雞能啼晨給農(nóng)家?guī)矸奖愕木壒? 雞才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雞,鳥綱,錐科家禽。遠(yuǎn)在游獵時代,雞就和人生活在一起了。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雞”字就有十種以上的寫法。圖1、圖2似雞側(cè)視狀,圖3為雞正立而頭朝左狀。由字形不難看出這三個字屬象形字,造字的先民畫出了一只只揚(yáng)脖挺胸、肉冠矗立引頸司晨的公雞形象。后來,為怕人們把字音念錯,便在象形“雞”旁加了個“奚”作聲符,成了形聲字, 如圖4、圖5、圖6。
金文中的“雞”字很少。圖7為商代雞魚鼎上的銘文“雞”,也是象形字。
有趣的是,商周青銅器上的“報(bào)時神”是雄雞的圖案,有正視形的(如圖8),也有側(cè)視形的(如圖9), 頭、冠、嘴、眼、身、翅、尾、足俱在, 與甲骨文的表現(xiàn)手法各極其妙。圖10為秦代小篆“雞”的字形,承襲了甲骨文中左聲右義的形聲構(gòu)字法,左邊仍然是“奚”,而右邊是個“佳”。
佳, 上古時與鳥同義。從此后,人們寫“雞”,有從“鳥”的,也有從“佳”的。細(xì)究原因, 可能是因?yàn)楝F(xiàn)實(shí)中既有長尾巴的公雞, 也有矮胖尾短的母雞, 而古人難以分辨雞應(yīng)屬長尾鳥還是短尾鳥,或者是為了在文字上也能區(qū)別雞的性別,因此讓“雞”在“鳥”和“佳”的歸類中均占有一席之地。
隸變后的楷書結(jié)字與小篆相同, 為從“佳”、“奚”聲的形聲字(如圖11)。此后,“雞”字的字形無多大變化,直至簡體字(如圖12), 才把“佳”又還原為“鳥”, 并把左邊的“奚”換成了“又”。而此“又”與“又”字本身的意義無關(guān), 如同“難”、“歡”、樹”、“鳳”、“聶”等字中的“又”一樣, 是一種簡化符號, 既不表意, 也不是聲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