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唐代詩人的書法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書法藝術發展的盛世。“書法至唐,自歐、虞、柳、薛振起衰陋,故一時詞人墨客,落筆便有佳處”(《宣和書譜》)。唐代詩人善書、書家善詩,詩人之多,書家之眾,都是空前的,一人而兼詩人書家者比比皆是。《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匯編·字學典·書家部》載錄唐代書法家六百四十多人,唐代的著名詩人幾乎全包括在其中了。唐代詩人喜愛書法,欣賞評論書法,直接參加書法創作,把詩人的才情氣質注入到書法作品中,構通了詩歌、書法的藝術境界,豐富了書法藝術的內涵,提高了書法的藝術表現力。而詩歌,特別是那些題壁之作,又常借書法之美,加強其感染力量,收珠聯璧合、相映輝發之效。

  由于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唐代書法作品保存流傳到現在的較少,詩人們的書法作品更少,至于他們的墨跡更是屈指可數,實可謂鳳毛麟角了。但是文獻中不乏記載,例如:杜甫“于楷、隸、行、草無不工”(《書史會要》),到宋代還可在“內閣見子美親書《贈衛八處士詩》,字甚怪偉”(胡嚴語,引自《杜詩箋注》)

  李白“字思高筆逸”(裴敬《李白墓志》),“玄宗命白為宮中行樂詩,二人張朱絲欄于前,白取筆抒思,十篇立就,筆跡遒利,鳳跱龍拏”(孟棨《本事詩》)。“嘗作行書有‘乘興踏月,西入酒家,不覺人物兩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畫尤飄逸”(《宣和書譜》)。“李白在開元、天寶間不以能書傳,今其行草不減古人”(《黃山谷題跋》)。

  王維“工草、隸”(《新唐書》本傳)“書畫特臻其妙”(《舊唐書》本傳),“詩入國風,筆超神跡”(竇泉《述書賦》),“右丞工草、隸,以善書名于開元、天寶間”(《書史會要》)。

  白居易,“書不名世,然投筆皆契繩矩,時有佳趣”(《東觀余論》),白氏“《豐年》、《洛下》兩帖與夫雜詩,筆勢翩翩,……不失書家法度,作行書妙處與時流相后先,蓋胸中淵著,流出筆下,便過人數等”(《宣和書譜》)。

  元稹“楷字蓋自有風流醞藉,挾才子之氣而動人眉睫。要之詩中有筆,筆中有詩,而心畫使之然耳”(《宣和書譜》)。

  柳宗元“善書,當時重其書,湖湘以南士人皆學之”(《因話錄》)。

  賈島“善攻筆法,得鐘、張之奧”(蘇絳《賈公墓銘》)。

  杜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宣和書譜》),“牧之書《張好好詩》深得六朝人風韻,顏、柳以后,若溫飛卿與牧之,亦名家也”(《容臺集》)。

  李商隱“四六稿草,筆畫雖真,亦本非用意,然字體妍媚,意氣飛動,亦可尚也”(《宣和書譜》)。

  李賀“能疾書”(《新唐書》本傳),“手筆精捷”(《金壺記》)。

  以上所引,自然只是文獻中的一小部分,但已足可說明唐代詩人擅長書法的情況。詩人們不僅以詩來言志抒情,也用書法來“達其情性,形其哀樂”。在詩人們的心目中,書法不再是“小道”,不僅僅是“發揮文章”的附屬物了,而是與詩歌、繪畫、音樂一樣的藝術了。書家、書作乃至書寫工具筆、硯都成為詩人歌詠的對象,產生了許多以書法為題材的詩篇。李白的《王右軍》、李頎的《贈張旭》、高適的《醉后贈張旭》、賈耽的《賦虞書歌》等詩篇,膾炙人口,流傳廣遠。杜甫《李潮小篆八分歌》中的“書貴瘦硬方通神”,被后人尊為一條書法美學原則,此外還有《觀薛少保書畫壁》、《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等十多篇。著名詩人白居易、劉禹錫、韓愈、顧況、孟郊、蘇煥、韓偓、戴叔倫、李賀、司空圖、王建、李商隱、陸龜蒙、許渾、溫庭筠等,都有關于書法的詩作。

  唐詩中以書法為題材的詩,集中在寫草書特別是狂草方面。這是因為唐代的狂草反映了唐代書法藝術的最高成就。唐代的書法發展,是在已穩固化的字體基礎上進行的。唐代書法書體齊備,流派眾多,書作豐富,但超越前人開唐代書風的是在楷書和草書方面。書法史上的楷書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唐朝有其三;至于狂草,張旭、懷素幾乎登峰造極,至今罕有及者。

  書法藝術是一種意象藝術,雖然有十分廣泛的群眾基礎,但它的主要表現手段是筆畫(用筆)的變化及其組合,容易意會,難以言傳。由于唐代詩人們書法造詣深,因而對書法創作中的甘苦,書作中的底蘊奧妙,有較深切的體味。通過他們的生花妙筆,借助明喻、借喻、比人、比事、比物、敘述、描繪、輔陳、夸張、議論等文學修辭手法,將書家的性靈、作品的涵蘊、詩人的感受,有聲有色、淋漓盡致地用詩句開掘表達出來,這對于推動書法創作、擴大書法的影響、提高書法的社會地位,無疑是一種促進。下面的詩句,也可見一斑:

  斯人已云歿,草圣難再得,及茲煩見示,滿目一凄惻。悲風生微綃,萬里起古色。鏘鏘鳴玉動,落落孤松直。(杜甫《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李白《草書歌行》)

  涵物為動鬼神泣,狂風入林花亂起。殊形怪狀不易說,就中枯燥尤驚絕。邊風殺氣同慘烈,崩楂臥木爭摧折。(竇冀《懷素草書歌》)

  唐代詩人們曾經謳歌的書法作品,多數都失傳了,這些詩歌則是它們曾經問世并且受到人們喜愛的證明,成為研究唐代書法史的寶貴文獻資料。現在我們在面對《四詩帖》、《自敘帖》觀賞流連之時,讀一讀唐人有關詩篇,仍會受到啟發。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丁香综合激情六月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 久久综合久久伊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一区|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 狠狠色狠狠色很很综合很久久| 狠狠色综合网久久久久久| 伊人狠狠色丁香综合尤物|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小说| 色狠狠成人综合色|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麻豆| 综合欧美五月丁香五月|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四虎|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蜜芽|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一本色道久久鬼综合88|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丁香六月纪婷婷激情综合|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 久久综合日本熟妇|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99久久综合给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