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國學類學術會議信息(四十七)

5、「創新與創造:明清知識建構與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50222_066

時  間:2014年12月5至6日(周五至周六)
地  點:中研院文哲所二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115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聯 絡 人:Tel: +886(2)2789-5757;E-mail: cclit@gate.sinica.edu.tw
連結網址:http://140.109.24.171/home/news/20141205/20141205.htm

內容簡介:

12月5日

10:10-12:00
主持人:李豐楙(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
千里鏡、鹿毛筆、寄生螺:徐葆光使琉詞中的航海經驗與異國見聞(廖肇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陳益源(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副主任)
殊俗異物,窮遠見博──新刻《山海經圖》、《臝蟲錄》的明人異域想象(鹿憶鹿,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評論人:劉苑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13:30-15:20
主持人:潘鳳娟(臺灣師范大學東亞學系副教授)
賀清泰的詮釋學:《古新圣經》再探(李奭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考證與神學:劉凝的字學研究(祝平一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十七世紀耶穌會士在證道故事中的伊索寓言比較(吳佩琳,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比較文學博士)
評論人:潘鳳娟

15:40-17:30
主持人:林月惠(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十六世紀末閩地學術宗教思想研究──以魯認《錦溪日記》記錄為中心(樸永煥,韓國東國大學國際語學院院長兼中語中文系教授)
評論人:林月惠
從《毛詩品物圖考》看十八世紀的知識形成(陳捷,日本國立國文學研究資料館研究部教授)
評論人:陳瑋芬(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雙人對話中的第三個人:解讀《性理眞詮》(志野好伸,日本明治大學文學系副教授)
評論人:陳瑋芬

12月6日

9:30-12:00
主持人:王正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唐繪手鑒》與江戶時代中國繪畫知識的架構(冢本麿充,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研究員)
圖繪長崎:江戶后期的唐蘭館圖研究(林麗江,臺灣師范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江戶時代著作之中日畫史觀及其對西方學界之影響(巫佩蓉,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
琉球畫家殷元良(座間味庸昌,1718-1767)的中國繪畫學習(黃立蕓,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評論人:賴毓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13:30-15:20
主持人:林玫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明清之際詩人徐波二種稀見書述論(嚴志雄,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李欣錫(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書寫技能、詩文纂輯與草木知識(黃莘瑜,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助理教授)
評論人:李欣錫
晚清文章學與外來文學觀念(陳廣宏,中國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
評論人:黃錦珠(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15:40-17:30
主持人:胡曉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日本圖書館的中國戲曲庋藏及其來源(黃仕忠,中國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中國古文獻研究所所長)
評論人:廖肇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舊經典與新經典:明清劇作家創造的元雜劇意境(汪詩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評論人:林鶴宜(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中國文藝的傳播與改編:論笠亭仙果《七組入子枕》與李漁《十二樓》(蕭涵珍(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學者)
評論人:梁蘊嫻(元智大學應用外語學系助理教授)

6、「宗教、人文與醫療」研討會

時  間:2014年12月20至21日(周六至周日)
地  點:慈濟大學介仁校區(花蓮縣介仁街67號)
主辦單位: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聯 絡 人:林建德教授,E-amil: bhadanta@gmail.com
連結網址:http://www.religion.tcu.edu.tw/?p=472

內容簡介: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將在103年12月13至14日(周六-周日),以「宗教、人文與醫療」為題,于慈濟大學介仁校區舉行學術研討會,藉由實質的研究成果發表和學術研討,展開進一步的對話、交流。

本所多年來關心人文、宗教與療愈的課題,關心宗教信仰的入世關懷與實踐,以及與身心靈轉化的關系。有鑒于此,本所擬征求以下議題相關學術論文,尚祈各位學術先進踴躍投稿:

1.宗教療愈與人文醫學
2.宗教實踐與醫療工作
3.宗教與醫療相關課題

本研討會論文入選者,敬請于11月10日前繳交完稿論文。

7、2015美術史研討會

時  間:2015年4月18日(周六)
地  點: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F215視聽教室(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聯 絡 人:余謹匡,Tel: (02)2893-8254;E-mail: master04finearts@gmail.com
連結網址:http://ahseminar.tumblr.com/

內容簡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學術研討會」在美術學院師生的齊心努力下,舉辦至今已邁入第十年。歷年來的發表者包含了國內藝術史及相關領域之研究生,累積了一定質量的成果,建立起了一個開放而嚴謹的學術平臺。

「2015美術史學術研討會」即日起開始征稿至2015年1月5日為止,將于2015年04月舉辦。征稿內容涵蓋古今中外各時代的建筑、繪畫、雕塑、工藝以及藝術理論、藝術評論等等相關主題,竭誠歡迎全國藝術史及相關領域的研究生踴躍投稿。期盼能藉此研討會促進交流,激發出更活潑的討論,擴展藝術史及相關領域研究之多元發展。

◎ 會議時間:2015年4月18日(六)

◎ 會議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F215視聽教室

◎ 報名與繳件截止日:即日起至2015年1月5日(一)

◎ 征稿主題:藝術史、藝術理論、藝術評論等相關領域

◎ 報名方式:
請于報名截止日前,將報名表(含論文大綱、指導教授簽名)、發表論文全文(一式三份)與發表論文電子文件(燒錄于光盤中),以郵寄方式或親送至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辦公室(地址:112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美術學系)余謹匡先生收。

詳細征稿辦法與報名表請參考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討會 官方部落格:http://ahseminar.tumblr.com/

8、三校青年儒學研究會議

時  間:2015年1月9日(周五)
地  點:臺北市立大學公誠樓第二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1號)
主辦單位:臺北市立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淡江大學
聯 絡 人:Tel: 2311-3040#4723
連結網址: http://confucian.utaipei.edu.tw/files/14-1063-37377,r2-1.php

內容簡介:

9:20-10:30
主持人:周德良
《論語》中「勇」字研究,對比當代社會「勇」的意義(李佳安)
特約討論人:何永清
郭象「自然存有論」的體系建構(吳嘉明)
特約討論人:李蕙如

10:50-12:00
主持人:張曉生
《中庸》天道性命相貫通義理之重衡(呂學遠)
特約討論人:吳肇嘉
《韓非子》中無為的作用及其與術的關系探析(江嘉倫)
特約討論人:周德良

13:30-15:05
主持人:楊自平
論「逆覺體證」援引「克己復禮」工夫修養之新詮(周君璞)
特約討論人:楊自平
顧憲成《小心齋剳記》中的修養工夫論(呂銘崴)
特約討論人:游騰達
大儒之效的儒生形象──以《荀子·儒效篇》為核心(楊凱翔)
特約討論人:張曉生

15:20-16:55
主持人:吳肇嘉
胡安國《春秋胡氏傳》對《春秋》三傳的傳承─以晉文公之霸為例(李慎謙)
特約討論人:康凱淋
從書院學規看清人「實學」的開展—以蘇州書院為例(陳玫玲)
特約討論人:孫致文
王船山的氣命論與其道德實踐進路(李唯嘉)
特約討論人:蔡家和
報導者:吳嘉明

9、「中國文化中的關鍵詞及其翻譯」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50222_067

時  間:2015年1月2至3日(周五至周六)
地  點: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二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英國各大學跨校研究中國中心
聯 絡 人:Tel: +886(2)2789-5757;E-mail: cclit@gate.sinica.edu.tw
連結網址:http://keyterms2015.blogspot.tw/

內容簡介:

1月2日

10:10-12:00
主持人:李奭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Consequences of the conflation of 孝 and filial piety in English(沈安德,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副教授)
Storytelling as Translation: Edifying “Loyalty”(忠)in Late Ming Popular Miscellanies (tongsu leishu)(劉瓊云,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You 友: The Discourse of Friendship in Late Imperial China(徐東風,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師)

13:30-15:20
主持人:沈安德(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副教授)
The “Ideograph” and the 漢字 Hànzì : A Cross-cultural Concept with Two Mutually Invisible Faces(馬愛德,澳洲雪梨大學語言學系名譽研究員、中國研究中心名譽會員)
The Semblance of Guanxi關系:What Queer “Formal Marriages” Tell Us about Translation(許志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藝術、語言與文化學系中國研究講師)
嬲嫐、愛情與早期共產革命:柯倫泰的「新女性」在蘇聯、日本和中國的翻譯、傳播與轉變(陳相因,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15:40-17:10
主持人:許志偉
中國近代的「迷信」:觀念起源與學科建立(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Jiao 教 in Chinese and Its Impact on the Concept of ‘Religion’ in English Scholarship(陳以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藝術、語言與文化學系翻譯與跨文化研究博士)

1月3日

10:30-12:00
主持人:黃克武
「欺負遠人」:鴉片戰爭前在華英人對「夷」的理解(王宏志,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人文學科講座教授)
從「概念」到「概念群」──《新民叢報》中「國家」觀念的形塑(鄭文惠,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13:30-15:20
主持人:王宏志
Modernizing “Literature” in China: Christian Perspectives(李奭學)
文學觀念的現代化進程:以近現代報刊的語用實例為中心(蔡祝青,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文藝」如何復興:「文藝」的一種現代化歷程(陳碩文,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15:40-17:30
主持人:沈安德
概念與風土──試論日本近代的「文化」「文明」論
The ‘wen’ and the ‘wu’ of ‘wenwu’(「文物」之「文」與「物」)(馬思中,美國康乃爾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上海紐約大學人類學客座副教授)
The Best Words in Their Best Order: Translation and the Idea of Poetry in Modern China(柯夏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助理教授)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内射日韩久| 伊人色综合久久88加勒|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婷婷激情综合色五月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综合一本久道| 久久综合久久伊人|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色天使|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色噜噜狠狠狠色综合久|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色噜噜久久综合伊人一本| 久久五月天综合网|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综合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97色| 久久久久综合一本久道| 狠狠色综合色综合网络|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五月|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色 |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色综合网站国产麻豆|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