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近期國學類學術講座(五)

52、【系列演講】「殖民地與現代性」系列講座

20151001_037

時  間:2015年5至6月,共5場
地  點:后門咖啡(大安區復興南路2段332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政大出版社、后門咖啡
連結網址:http://www.press.ntu.edu.tw/?act=news&refer=news2015.04.23-1

內容簡介:

【第一講】
被展示的人類學家──伊能嘉矩的正典化與重生
時間:5月22日(五)19:00-20:30
主講:陳偉智(美國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與談: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作為臺灣研究先行者的伊能嘉矩,其研究已成為今日臺灣歷史文化知識的構成元素,伊能的「正典化」已逐漸形成。一九九○年代以后,伊能嘉矩在臺灣與日本經歷了重生,藉由伊能作品的重新出版、翻譯,舉辦研討會、展覽,以及紀錄片的拍攝與播映,伊能嘉矩從一位人類學研究者轉變成為被展示的主題。此時此刻,我們仍應追問:透過伊能嘉矩的身影,我們看到了什么?

【第二講】
蓬萊米到臺灣──日治臺灣的米作與經濟
時間:5月26日(二)19:00-20:30
主持: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主講:葉淑貞(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臺灣原本并不存在蓬萊米,所謂「蓬萊米」是指在臺灣栽培日本內地稻種以及以此為基礎而育成的稻種,所生產出來的米。它原稱「內地米」,一九二六年臺灣總督伊澤多喜男將其命名為「蓬萊米」。蓬萊米在當時主要出口至日本,是重要的經濟作物,究竟蓬萊米對當時以及后來的經濟發展有何影響?我們可以從蓬萊米看出哪些殖民地經濟的特質?

【第三講】
夾縫中的「殖民地青年」──臺灣人協力者與反抗者的多元面貌
時間:5月29日(五)19:00-20:30
主持: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主講:陳文松(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日本人培育臺灣人年輕世代作為教化臺灣社會的「青年」,這些「青年」中,有部分也企求爭取權益,成為反抗者;但大多數成為地域社會中殖民體制的協力者。然而,在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統治當中,反抗者與協力者的定位并非一成不變,殖民政府「青年」教化政策亦與時進。在那五十年間,臺灣社會究竟產生什么樣的變化?臺灣「青年」到底在想些什么?

【第四講】
文化「移植」與現代性──從圓山飯店舊址臺灣神社談起
時間:6月5日(五)19:00-20:30
主講:吳佩珍(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與談:崔末順(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現今臺北市圓山飯店的所在地在日治時期是日人興建的臺灣神社,這座神社落成于1901年,是為了奉祀1895年5月30日于基隆澳底登陸臺灣、在征戰途中死于臺南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成為日本領臺五十年的統治精神象征。然而北白川宮和臺灣神社與日本的近代化進程,以及國民國家統治的意識型態有何關聯?置身于后殖民情境的我們又要如何看待這段歷史?

【第五講】
我們三百六十萬臺灣人──日治時期的活字印刷與民族想象
時間:6月12日(五)19:00-20:30
主持:黃美娥(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主講:蘇碩斌(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一九二○年代日治中期的臺灣作家在活字印刷機制下,對于「作為讀者的同時代人民」逐漸形成「有邊界的想象」,而有「我們三百六十萬臺灣人」的文學表述。依據Benedict Anderson提出印刷資本主義引發民族主義建構的論點,「我們三百六十萬臺灣人」是否就是民族主義意義的臺灣意識?印刷技術在此一時期的轉變是否促成了臺灣版的「想象的共同體」的誕生?
報導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3、【展覽】毫素風采:明末清初的女性繪畫

20151001_038

時  間:2015年4月1日至6月25日
地  點:國立故宮博物院212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 絡 人:Tel: 886-(2)-28812021
連結網址: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6193

內容簡介:

十六世紀后半葉,明朝政治體制崩壞,陽明心學挑戰程朱理學,引發自由解放的思潮。同時,資本主義以及城市經濟興起,傳統社會風氣轉變,原本禁錮女性的生活型態也開始產生變化。加上教育普及與出版業的興盛,都成為孕育女性才情雅致的豐沃土壤。

清湯漱玉(1795~1855)《玉臺畫史》輯錄歷朝女性畫家中,十六、十七世紀專擅藝壇的女性數量最多,她們或為閨秀,或是名妓,在風雨如晦的明清之際,有如皎皎辰星,相映呈輝。這些女性畫家雖然身處社會結構與倫常綱理的兩極,但藉由閨塾導師與男性文士的媒介,形成了特殊的交游網絡,往來酬唱、相互交融,激蕩并深化彼此的藝術語言,以優異的藝術創作稱譽藝壇。

此次特展,遴選明末清初具代表性的女性畫家,如馬守真(1548~1604)、邢慈靜(1573~1640年后)、文俶(1595~1634)、黃媛介(1614或1620~1669年前)、李因(1615~1685)、顧媚(1619~1663或1664)、李柁那(約活動于明朝晚期)與林雪(約活動于十七世紀)等人,展出她們的山水、人物、花卉、草蟲等畫作。無論工筆寫意或水墨設色、筆墨或構圖,莫不體現出女性走向公眾視線的卓然風姿。

54、【展覽】十指春風——緙繡與繪畫的花鳥世界

20151001_039

時  間:2015年4月1日至6月25日
地  點:國立故宮博物院208、210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 絡 人:Tel: 886-(2)-28812021
連結網址:http://theme.npm.edu.tw/exh104/birdsandflowers/ch/ch00.html

內容簡介:

花鳥妍麗的色彩,充滿律動的生命力,總能令人興起圖寫塑形的意念,早在商周時期,花鳥就已是器物裝飾的重要元素,到唐代繪畫技法趨于純熟,「花鳥」成為獨立的畫科。五代的技法表現更為豐富多樣,進入成熟期。宋代花鳥畫蓬勃發展,應物象形的寫生觀念蔚為風尚。元代文人畫觀念興起,花鳥畫亦受影響,平添水墨畫澹逸的氣息。明清時期,承續前代各種風貌,寫意花鳥畫興盛。歷代花鳥畫家不斷與自然對話,通過精湛的技法,寓興寫意,造就畫作豐富多彩的風貌。

除繪畫之外,花鳥亦是緙絲與刺繡喜愛的題材。緙、繡工藝的歷史悠久,原本是制作服裝上的裝飾花紋,隨著技術的發展與審美的要求,工藝家從繪畫中尋找靈感,甚或以繪畫為粉本,運用靈活的針法,熟練的織造技巧,摹緙再現。宋代以來出現純供欣賞的緙、繡藝術品,運絲如運筆,工藝表現卓越。

本院花鳥的相關收藏,質量俱精,本次展覽規劃「觀物之生」、「裝飾之美」、「構圖之趣」、「寓興之意」和「技藝之妙」五大單元,一方面從藝術家創作的觀念、畫面物象的布局配置,畫作的寓意與象征意涵等角度,說明這些花鳥作品的特色與藝術成就;另一方面,又集結繪畫、緙繡、漆箋、古籍版畫等,以闡釋這些作品與繪畫的關系。讓觀眾賞覽之際,能對花鳥藝術的多元面向,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周五、周六18:30-21:00,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伊人不卡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VVV| 亚洲色图综合网站|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八区精品色欲人妻综合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综合免费视频|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伊人麻豆|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五月婷|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色狠狠久久综合网|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久久综合给久久狠狠97色 | 五月婷婷综合免费|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伊人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国产 |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