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道主】 春秋時,晉秦合兵圍鄭,鄭文公使燭之武說秦穆公,曰:“若舍 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笔乱姟蹲髠鳌べ夜辍。鄭在秦東,接待秦國出使東方的使節(jié),故稱“東道主”。后因以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東道主人】 見“東道主”。
【東勞西燕】 喻離別。勞,伯勞。鳥名。語本《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八·東 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后亦以“東勞西燕”比喻來自不同方向的同路人。
【東游西逛】 同“東游西蕩”。
【東游西蕩】 謂到處游蕩。亦以形容不務正業(yè)。
【東窗事犯】 見“東窗事發(fā)”。
【東窗事發(fā)】 據(jù)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馀·佞倖盤荒》載,宋元間傳說, 秦檜欲殺岳飛時,曾與妻子王氏在東窗下密謀。后檜游西湖,舟中得疾,見一人披發(fā)厲聲曰:“汝誤國害民,吾已訴天,得請矣。”檜死后,在地獄備受諸苦。王氏給他做道場,并派道士去探望他,他對道士說:“可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fā)矣。”后因以“東窗事發(fā)”或“東窗事犯”概指此事。亦用以喻陰謀敗露,自食惡果。
【東窗計】 謂謀害忠良的陰謀詭計。
【東窗消息】 見“東窗計”。
【東補西湊】 同“東挪西湊”。
【東馳西撞】 同“東奔西撞”。
【東馳西騁】 同“東奔西走”。
【東馳西擊】 謂指揮不統(tǒng)一,幾路軍隊各自行動。
【東碰西撞】 同“東奔西撞”。
【東零西散】 形容零落分散。
【東零西落】 零散稀疏。形容衰敗。
【東零西碎】 謂零碎,分散,不集中。
【東躲西藏】 謂到處躲避藏匿。
【東誆西騙】 指到處說謊欺騙。
【東涂西抹】 ①謂婦女用脂粉打扮。②唐薛逢晚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馬赴朝。 值新科進士列隊而出,前導責逢回避,逢笑,遣人答曰:“報道莫貧相!阿婆三五少年時,也曾東涂西抹來!币娢宕醵ū!短妻浴ご榷魉骂}名游賞賦詠雜記》。本以婦女裝飾為喻,謂自己少年時亦曾憑文章取進士。后用為自己寫作或繪畫的謙詞。③胡寫亂涂;輕率下筆。④比喻不從根本著手。
【東滾西爬】 形容潰逃時的狼狽相。
【東踅西倒】 形容行走艱難。
【東鳴西應】 謂各方面互有聯(lián)系,互相影響。
【東敲西逼】 各處敲詐逼迫。
【東鄰西舍】 見“東家西舍”。
【東播西流】 謂流落四方。
【東撙西節(jié)】 謂從各方面節(jié)省。
【東撈西摸】 謂盲目地四處求索。
【東挦西撦】 謂到處張羅。
【東蕩西除】 猶言東征西討。
【東蕩西馳】 猶言東征西討。
【東橫西倒】 形容雜亂。
【東遷西徙】 謂四處遷移,居止不定。
【東磕西撞】 猶言東奔西撞。
【東箭南金】 比喻優(yōu)秀的人才。
【東沖西決】 形容洪水四處沖決泛濫。
【東沖西突】 謂四處沖鋒突擊。
【東沖西撞】 謂無把握地四處奔走尋找。
【東談西說】 謂議論的面很寬。
【東趨西步】 謂相背而行。
【東聲西擊】 猶言聲東擊西。揚言要攻此方,實際卻攻彼方。
【東藏西躲】 見“東躲西藏”。
【東瞧西望】 同“東張西望”。
【東獵西漁】 謂處處涉獵而不專精。
【東闖西踱】 謂盲目地四處闖蕩。
【東攔西阻】 謂極力阻攔。
【東飄西泊】 謂四處漂泊,行蹤無定。
【東飄西徙】 謂到處漂流,遷徙無定。
【東飄西蕩】 ①謂不固定,沒有著落。②謂無定向地漂浮。
【東鱗西爪】 謂畫龍時,這邊畫片龍鱗,那邊畫只龍爪,只見一點,不見全 身。比喻零碎,不全面。
【枘圓鑿方】 同“枘鑿方圓”。
【枘鑿方圓】 比喻不調(diào)協(xié),捍格不入。
【枘鑿冰炭】 比喻事物尖銳對立,互不相容。
【杵臼交】 《後漢書·吳祐傳》:“公沙穆來游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 為祐賃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間!贬嵋蛞浴拌凭式弧敝覆挥嬝氋v的交誼。
【析圭分組】 謂任官受印。組,組綬。
【析圭儋爵】 《文選·揚雄〈解嘲〉》:“析人之珪,儋人之爵。”張銑注: “言當分人君之珪,以為上列之諸侯,荷人君之重爵!焙笠蛞浴拔龉缳倬簟敝^任官受爵。
【析圭擔爵】 同“析圭儋爵”。
【析交離親】 謂離間親友。
【析肝吐膽】 見“析肝劌膽”。
【析肝劌膽】 剖示肝膽。比喻赤誠。
【析肝瀝悃】 謂披露肝膽,傾吐至誠。
【析言破律】 謂巧說詭辯,曲解律令。
【析骨而炊】 同“析骸以爨”。
【析律貳端】 謂曲解法律條文,妄生不實端緒,以加重人罪。
【析律舞文】 謂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條文。
【析珪判野】 謂封爵分土。
【析珪胙土】 謂封爵分土。
【析毫剖芒】 亦作“析毫剖釐”。分割剖析毫毛芒刺。形容剖析細微透徹。
【析毫剖釐】 見“析毫剖芒”。
【析微察異】 謂仔細觀察、辨別。
【析疑匡謬】 解釋疑義,糾正謬誤。
【析精剖微】 謂剖析精微深奧的道理。
【析骸以爨】 《左傳·宣公十五年》載:楚圍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無食。 使華元夜入楚師,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后以“析骸以爨”極言被圍日久、糧盡柴絕的困境。亦以形容戰(zhàn)亂或災荒時期百姓的悲慘生活。
【析骸易子】 拆尸骨為炊,交換孩子而食。形容糧盡援絕的極端困境。
【析辨詭詞】 見“析辯詭辭”。
【析辯詭辭】 亦作“析辨詭詞”。謂巧言邪說。
【板上砸釘】 見“板上釘釘”。
【板上釘釘】 比喻事情已定,不容變更或說話算數(shù)。
【板板六十四】 宋時官鑄銅錢,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減。后因以“板板六 十四”比喻刻板不知變通。
【松形鶴骨】 形容儀容清癯、軒昂。
【松茂竹苞】 《詩·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 松茂矣。”后遂以“松茂竹苞”比喻興盛繁榮。
【松枝掛劍】 《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 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后因以“松枝掛劍”比喻重信義的美德。
【松柏之志】 謂堅貞不移的志節(jié)。
【松柏之茂】 比喻長青不衰。
【松柏後凋】 《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焙笠蛞浴八 柏後凋”比喻志士在艱危的境況中奮斗到最后。
【松柏寒盟】 比喻患難之交。
【松喬之壽】 謂長生不老。
【松筠之節(jié)】 松與竹材質(zhì)堅韌,歲寒不凋,因以“松筠之節(jié)”比喻堅貞的節(jié) 操。筠,竹。
【松蘿共倚】 女蘿多附生于松樹,故因以比喻夫妻相處和睦融洽。
【枕中鴻寶】 《漢書·劉向傳》:“上(宣帝)復興神仙方術之事,而淮南 有枕中《鴻寶》、《苑秘書》。書言神仙使鬼物為金之術,及鄒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見!鳖亷煿抛ⅲ骸啊而檶殹、《苑秘書》,并道術篇名。臧在枕中,言常存錄之不漏泄也。”后泛指珍秘的書籍。
【枕冷衾寒】 枕被俱冷。形容獨眠的孤寂凄涼。
【枕席過師】 《漢書·趙充國傳》:“治湟陿中道橋,令可至鮮水,以制 西域,信威千里,從枕席上過師。”顏師古注引鄭氏曰:“橋成軍行安易,若於枕席上過也!焙笠蛞浴罢硐^師”形容行軍道路極其平坦安穩(wěn)。
【枕席還師】 見“枕席過師”。
【枕穩(wěn)衾溫】 形容生活舒適安逸。
【枕干之讎】 謂不共戴天的仇恨。
【枕山負! 見“枕山襟海”。
【枕山棲谷】 謂隱居山林。
【枕山臂江】 謂依山傍水。
【枕山襟海】 靠山依海。
【枕戈以待】 同“枕戈待旦”。
【枕戈汗馬】 枕著武器,疾馳戰(zhàn)馬。形容時刻準備殺敵立功。
【枕戈坐甲】 以戈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備不懈,時刻準備戰(zhàn)斗。
【枕戈披甲】 見“枕戈坐甲”。
【枕戈泣血】 枕著兵器,哭泣見血。形容極度悲憤,矢志殺敵雪恨。
【枕戈待旦】 枕著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殺敵報國心切。
【枕戈待命】 枕著武器等待命令。形容時刻準備戰(zhàn)斗。
【枕戈待敵】 枕著兵器等待迎敵。形容時刻準備殺敵。
【枕戈剚刃】 謂準備殺敵復仇。剚刃,用刀劍插入物體。
【枕戈達旦】 見“枕戈待旦”。
【枕戈飲血】 枕著武器,咽著血淚。形容極度悲憤,矢志報仇殺敵。
【枕戈飲膽】 見“枕戈嘗膽”。
【枕戈嘗膽】 頭枕兵器,口嘗苦膽。形容刻苦自勵,發(fā)憤圖強,或報仇雪恥 心切。
【枕戈寢甲】 睡時枕著兵器,穿著鎧甲。形容常備不懈,隨時準備戰(zhàn)斗。
【枕戈擊楫】 枕著兵器,拍擊船槳。形容殺敵心切,志節(jié)慷慨。
【枕方寢繩】 枕方石,睡繩床。
【枕石嗽流】 見“枕石漱流”。
【枕石漱流】 枕山石,漱澗流。喻指隱居山林的生活。
【枕石寢繩】 見“枕方寢繩”。
【枕典席文】 謂以典籍為伴,勤于讀書學習。
【枕流漱石】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diào)》:“孫子荊年少時欲隱,語 王武子當枕石漱流,誤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焙笠杂麟[居山林。
【枕巖漱流】 同“枕石漱流”。
【枕善而居】 謂守善不移。
【枕經(jīng)籍書】 枕著經(jīng),墊著書。形容酷嗜讀書,以書為伴。
【枕麹藉糟】 枕著酒,墊著酒糟。謂嗜酒,醉酒。
【枕籍經(jīng)史】 枕著經(jīng)典,墊著史書。形容專心一意讀書。
【杷羅剔抉】 謂搜羅挑選人材。
【杼柚之空】 見“杼柚其空”。
【杼柚其空】 形容生產(chǎn)廢弛,貧無所有。語本《詩·小雅·大東》:“小東 大東,杼柚其空!编嵭{:“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譚無他貨,維絲麻爾,今盡杼柚不作也。”
【杼柚空虛】 見“杼柚其空”。
【枯木生花】 ①《三國志·魏志·劉廙傳》載太祖赦廙弟偉“坐誅”之罪, 廙上疏謝曰:“臣罪應傾宗,禍應覆族……起煙於寒灰之上,生華於已枯之木!焙笠蛞浴翱菽旧ā庇鹘^處逢生。②禪宗謂息絕妄想、別有所悟之境。
【枯木朽株】 ①枯樹爛樁。②比喻老朽無能之人。
【枯木再生】 比喻瀕臨絕境又重獲生機。
【枯木死灰】 語出《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 灰乎?”后以“枯木死灰”形容心不為外物所動。
【枯木發(fā)榮】 枯萎的樹木恢復生機。比喻衰亡的事物重獲新生。
【枯本竭源】 謂損害事物的根基。
【枯朽之馀】 謂衰病殘年。
【枯形灰心】 《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無情耳。夫任自然而忘是非者,其體中獨任天真而已。”后因以“枯形灰心”形容身心寂靜。
【枯枝再春】 見“枯木再生”。
【枯枿朽株】 枯朽的枝干。形容事物死氣沉沉。
【枯骨之馀】 謂將死之人。
【枯骨生肉】 猶言起死回生。
【枯株朽木】 喻無用之人。
【枯魚之肆】 干魚店!肚f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 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后因以為典,喻困境、絕境。
【枯魚病鶴】 比喻處境窮困之士。
【枯魚銜索】 把干魚串在繩索上(以待食)。比喻存日不多。
【枯蓬斷草】 干枯、斷折的蓬草。因易隨風飄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蹤 難定。
【枯楊生稊】 枯老的楊樹復生嫩芽。比喻老夫娶少妻。
【枯腦焦心】 謂竭盡心力。
【枯樹逢春】 已枯之樹又重獲生機。喻絕境逢生。
【枯體灰心】 見“枯形灰心”。
【查無實據(jù)】 經(jīng)過調(diào)查或?qū)彶,沒有確實的根據(jù)或證據(jù)。常同“事出有因” 連用。
【柙虎樊熊】 柙中的虎,樊內(nèi)的熊。比喻被囚的惡人。
【枵腹從公】 餓著肚子辦理公事。
【枵腹終朝】 謂終日餓著肚子。
【柳下借陰】 《淮南子·人間訓》:“武王(周武王)廕暍人於樾下,左擁 而右扇之,而天下懷其德。”樾,樹廕。后因以“柳下借陰”喻求人庇廕。
【柳夭桃艷】 形容女子貌美。
【柳戶花門】 舊時稱妓院。
【柳折花殘】 比喻女子死或傷。
【柳泣花啼】 形容風雨中花柳憔悴、黯淡的情景。
【柳門竹巷】 謂幽靜儉樸的住宅。
【柳陌花街】 同“柳巷花街”。
【柳陌花叢】 同“柳巷花街”。
【柳陌花衢】 同“柳巷花街”。
【柳巷花街】 舊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處。
【柳骨顏筋】 唐柳公權的書法骨力遒健,結構勁緊;顏真卿的書法端莊雄偉, 氣勢開張。后因以“柳骨顏筋”稱其書法的字體和法度。
【柳眉星眼】 形容女子細長的眉和明亮的眼。
【柳眉剔豎】 見“柳眉踢豎”。
【柳眉倒豎】 見“柳眉踢豎”。
【柳眉踢豎】 形容女子發(fā)怒時聳眉之狀。踢豎,橫豎。
【柳弱花嬌】 形容女子苗條妍美。
【柳街花巷】 同“柳巷花街”。
【柳圣花神】 喻指風流女子。
【柳暖花春】 謂花柳榮茂,春意正濃。
【柳暗花明】 ①形容綠柳成廕,繁花燦爛的景象。②指由逆境轉(zhuǎn)為充滿希望 的順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衤復疑無路,柳暗花 明又一村。”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xiàn)新的好形勢。
【柳暗花遮】 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朧的景色。
【柳腰花態(tài)】 形容女子婀娜嬌美的體態(tài)。
【柳腰蓮臉】 腰如柳,臉似蓮。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柳煙花霧】 形容春色迷濛的景象。
【柳綠花紅】 形容春天的美麗景色。
【柳綠桃紅】 形容美麗的春景。
【柳影花陰】 指男女幽會之處。引申為男女情愛之事。
【柳嬌花媚】 形容女子嬌嬈嫵媚。
【柳營花市】 猶言柳巷花街。
【柳營花陣】 猶言柳巷花街。
【柳寵花迷】 形容媚人的春景。
【柳亸花嬌】 柳絲柔垂,花朵嬌妍。比喻女子貌美。
【柳亸鶯嬌】 柳絲垂,鶯聲嬌。形容春景之美。
【柳鶯花燕】 謂柳上鶯歌,花間燕語。指美好的春景。
【柳衢花市】 猶言柳巷花街。
【柱小傾大】 《漢書·李尋傳》:“屋大柱小,可為寒心。唯陛下親求賢士! 顏師古注:“言天下事重大,臣之任當?shù)觅t能者!焙笠蛞浴爸A大”喻指能力小者承擔重任必出危險。
【柱天踏地】 猶言頂天立地。
【染指垂涎】 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貪饞。垂涎,流口水。
【染風習俗】 謂受風俗影響而有所習染。
【染神刻骨】 猶銘心刻骨。謂感受深切。
【染神亂志】 謂思想受到迷惑擾亂。
【染絲之變】 《墨子·所染》:“捍墨子呴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 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后因以“染絲之變”比喻本來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環(huán)境影響而變得不同。
【染翰成章】 謂提筆成文。
【染藍涅皁】 謂胡亂涂抹。涅,染;皁,黑色。
【染舊作新】 謂改頭換面,以舊充新。
【染須種齒】 染須發(fā),鑲假牙。以之掩飾衰老。
【枷脰械手】 猶言枷頸銬手。謂拘系囚犯。
【架肩接踵】 肩挨肩,腳碰腳。形容人擁擠。
【架肩擊轂】 肩膀相挨,車輪相撞。形容行人車輛擁擠。
【架屋疊床】 屋上架屋,床上疊床。比喻重復累贅。
【架海金梁】 比喻起重要作用的杰出人物。
【架海金樑】 見“架海金梁”。
【架謊鑿空】 扯謊作假。
【柔枝嫩條】 柔嫩的枝條。比喻溫柔美貌的妙齡女子。
【柔枝嫩葉】 柔軟嬌嫩的枝葉。比喻溫柔美貌的妙齡女子。
【柔茹剛吐】 《詩·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 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焙笠蛞浴叭崛銊偼隆北扔髁枞跷窂姡圮浥掠。
【柔情俠骨】 溫柔的情態(tài),俠義的性格。
【柔情密意】 謂溫柔親密的情意。
【柔情綽態(tài)】 柔美的情態(tài)。
【柔筋脆骨】 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軟無力。
【柔遠能邇】 懷柔遠方,優(yōu)撫近地。謂安撫籠絡遠近之人而使歸附。
【柔遠綏懷】 安撫遠方歸順者。懷,歸附。
【柔遠鎮(zhèn)邇】 安撫遠方,安定內(nèi)地。
【柔遠懷來】 安撫邊遠地區(qū),懷柔歸附者。
【柔遠懷邇】 懷柔遠方,安撫內(nèi)地。
【柔腸寸斷】 形容極度傷心。
【柔腸百結】 形容情思纏綿,無法排解。
【柔腸百轉(zhuǎn)】 形容情思纏綿,翻騰不已。
【柔膚弱體】 謂柔弱的身體。
【柔聲下氣】 猶言低聲下氣。形容恭順謙卑的樣子。
【桂子蘭孫】 對人子孫的美稱。
【桂子飄香】 指中秋前后桂花綻放,散發(fā)濃香。語本唐宋之問《靈隱寺》詩: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桂玉之地】 指京師。
【桂折一枝】 喻登科及第。
【桂折蘭摧】 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桂林一枝】 《晉書·郤詵傳》:“捍詵呴累遷雍州刺史。武帝於東堂會送, 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痹瓰樽灾t之詞,謂己只是群才之一。后用以喻科舉考試中出類拔萃的人。
【桂林杏苑】 古時鄉(xiāng)試例在農(nóng)歷八月舉行,考中稱折桂;會試例在農(nóng)歷三月 舉行,考中稱探杏。因以“桂林杏苑”指鄉(xiāng)試、會試。
【桂枝片玉】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的省言。謂登科及第。
【桂酒椒漿】 泛指美酒。
【桂薪玉粒】 典出《戰(zhàn)國策·楚策三》:“蘇秦之楚,三日乃得見乎王。談 卒,辭而行。楚王曰:‘寡人聞先生,若聞古人。今先生乃不遠千里而臨寡人,曾不肯留,原聞其說。’對曰:‘楚國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焙笠浴肮鹦接窳!敝覆衩装嘿F。
【栗栗危懼】 形容很害怕。
【柴天改玉】 謂改朝換代。柴天,燒柴祭天;改玉,改換佩玉。
【柴天改物】 謂改朝換代。改物,改變前朝的文物制度。
【柴立不阿】 猶言剛直不阿。
【柴米夫妻】 系于生計需要而結合的夫妻。
【柴毀骨立】 謂居親喪哀傷過甚,骨瘦如柴。
|